偈颂五十一首 其四三

相国亲传黄蘗心,移山新作古丛林。 大千沙界针锋许,十二峰峦岩壑深。 此道明明元不古,清风浩浩至于今。 禅流不负王臣意,行看祇园侧布金。

译文:

这首偈颂带有浓厚的禅意,以下是较为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 宰相亲自传承了黄蘗禅师的禅法精髓,开山辟地新建起这座古老的丛林寺院。 在这广大无边如同沙子般众多的世界里,佛法的精妙就像针锋那么细微却至关重要,而此地的十二座峰峦,其岩壑幽深好似蕴含着无尽的禅机。 这禅法之道,其实明明朗朗,从来就不存在所谓的古老陈旧,那如同清风般浩荡的禅意一直流传到如今。 修禅的僧众们可不要辜负了君王和大臣们护持佛法的心意,且看那祇园精舍的盛况又将重现,到处都将布满象征着佛法兴盛的黄金之地。 需说明的是,偈颂这类禅学作品含义往往较为深邃、隐晦,不同人解读可能会有差异。
关于作者
宋代释道冲

释道冲(一一六九~一二五○),号痴绝,俗姓苟,武信长江(今四川遂宁西北)人。科举失意,受释氏学,于梓州妙音院落发。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出峡,谒松源岳,闻密庵之道。于云居曹源生处出世,遍历诸老宿逾二十年。浄慈肯堂充、华藏遁庵演一见以为法器,知密庵之传必由其复兴。其后潜庵光、一翁如、痴钝颖、掩室开、淛翁琰皆与分座。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由径山入住嘉兴报恩光孝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移住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迁雪峰崇圣寺。三年,住庆元府天童景德寺,兼领育王。淳祐四年(一二四四),移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九年,至平江府觉城山法华寺开山。同年十月,住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寺。十年卒,年八十二。有《痴绝和尚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赵若琚撰《行状》。 道冲诗,以辑自《语录》和他书的偈颂及诗,合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