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天子御丹扆,首择英贤将使指。 湖湘以南阙仓台,环顾在廷谁足倚。 蓬山兰省辍名流,礼乐光华共心企。 看看六辔载驰驱,爰度爰诹逮田里。 散财发廪苏阨穷,扬善举贤律贪鄙。 第恐崇台未突黔,趣上亨衢诏泥紫。 与君同齿复同寅,那更著庭绍英轨。 交情金石久益坚,人虽渐远心则迩。 衡阳鴈过可传书,时愿刘公贻一纸。
饯王郎中赴湖南仓
译文:
圣明的天子端坐在宫殿的红色屏风前,首要之事便是挑选那些杰出贤能的人作为使者。
湖湘以南地区缺少掌管财政仓储的官员,环顾朝廷之中,谁能够担此重任让人信赖呢?
于是从藏书的蓬山和尚书省这样的机构中选拔出了名流之士,他那如礼乐般的光彩令众人内心都十分敬仰。
很快他就驾着马车,六条缰绳在手中挥动着开始奔赴任所,一路仔细地考量、咨询,深入到乡村田野。
他打开粮仓发放财物,来拯救那些处于困境中的穷苦百姓,褒扬善良之人、举荐贤才,同时约束那些贪婪卑鄙的行径。
只恐怕他在任上还没来得及把炉灶的烟囱熏黑,朝廷就急切地要将他召回,踏上通达的仕途,诏书如紫色的泥封一般紧急。
我和您年龄相仿且同为朝廷官员,更何况我们家族还延续着先人的美好风范。
我们的交情如同金石一般,时间越久就越发坚固,即便人渐渐相隔遥远,但心却好像近在咫尺。
当衡阳的大雁飞过的时候可以传递书信,希望您时常能像刘公一样给我寄来只言片语。
关于作者
宋代 • 许应龙
许应龙(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授婺源尉,寻知婺源县(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三年,为汀州教授(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浙东宣抚司掾。十年,召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累迁国子丞,宗学博士。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郎兼权尚右郎官。三年,迁著作佐郎。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知潮州。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累迁试吏部侍郎,侍读。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中书舍人,给事中。三年,同签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婺州(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一)。九年卒(《宋史》卷四三),年八十一。著作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东涧集》十四卷,其中诗一卷。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宋史》卷四一九有传。 许应龙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