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宪公王沂公,妙龄擢第魁南宫。 清华历徧升谏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却敛经纶来望郡,一镇天雄一镇郓。 政声洋溢彻宸聪,丹诏紫泥催入觐。 庙堂端委秉钧衡,致君尧舜风俗醇。 至今景祐皇祐治,振荡人耳如雷霆。 巍巍勋绩谁能继,三叹真贤生不世。 岂知今日元枢公,矫翼天衢更凌厉。 礼闱得隽冠群英,旋登言路撄龙鳞。 运筹帷幄参宥密,翻私雨露泽全闽。 生平出处总相契,左揆尚虚天有意。 宣麻指日下彤廷,整顿乾坤迈前美。 萱堂正富八十春,彩衣辉映衮衣新。 二公荣贵虽同辙,如此盛事真无伦。 先子姓名叨附骥,况复团司同典记。 遗簪堕履傥未捐,惠顾尚期逮孙子。 鲰生鼓箧趋贤关,朔风急劲修涂艰。 坱圠洪钧转一气,为借阳和先破寒。
代上何枢密
译文:
宋元宪公和王沂公,他们年少时就在科举考试中荣登榜首。
此后在清贵显要的职位上历练,逐步晋升到谏官之职,在中书和枢密二府从容辅佐天子处理政务。
后来他们收敛经天纬地的才略前往重要的州郡任职,一个镇守天雄军,一个镇守郓州。
他们治理地方的良好声誉传遍四方,直达皇帝的听闻,皇帝用朱笔诏书催促他们入朝觐见。
他们在朝廷中端庄持重地执掌国家大权,辅佐君主成为像尧舜那样的贤明之君,使社会风俗变得淳朴美好。
直到如今,景祐和皇祐年间的太平盛世,依然如雷霆般在人们耳畔震荡,令人难以忘怀。
他们那崇高伟大的功勋业绩,有谁能够继承呢?我再三感叹他们这样的贤才是世间罕有的。
谁能想到如今的枢密使大人,在仕途上如同矫健的鸟儿在天空中更加迅猛地飞翔。
您在礼部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学子中的佼佼者,随后进入谏官之列,敢于直言触犯皇帝的威严。
您在营帐中运筹谋划,参与机密政务,又像及时雨一般将恩泽施与全福建地区。
您的生平经历和宋元宪公、王沂公颇为契合,如今宰相之位还空缺着,这是上天有意安排。
不久之后,朝廷的任命诏书就会从宫中颁布下来,您定能整顿乾坤,超越前人的功绩。
您的母亲如今正八十高寿,您身着华美的官服,与母亲的彩衣相互辉映。
宋元宪公和王沂公虽然也荣耀显贵,但像您这样的盛事真是无与伦比。
我的父亲有幸能与您的家族有所关联,更何况我们还一同在相关部门任职。
希望您不要忘记旧情,能对我家子孙也给予关照。
我这个浅薄之人背着书箱奔赴您这贤德之门,凛冽的北风强劲地吹着,漫长的路途艰难险阻。
整个天地如同一个巨大的熔炉运转着一股元气,希望您能像带来温暖的春风,先为我破除这寒冷的困境。
关于作者
宋代 • 许应龙
许应龙(一一六九~一二四九),字恭甫,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授婺源尉,寻知婺源县(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三年,为汀州教授(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浙东宣抚司掾。十年,召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累迁国子丞,宗学博士。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除秘书郎兼权尚右郎官。三年,迁著作佐郎。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知潮州。端平初,召为礼部郎官,累迁试吏部侍郎,侍读。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中书舍人,给事中。三年,同签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四)。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婺州(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一)。九年卒(《宋史》卷四三),年八十一。著作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东涧集》十四卷,其中诗一卷。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宋史》卷四一九有传。 许应龙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