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琴歌

呜呼个是文忠琴,呜呼此琴今尚存。 堂中图书散失尽,留得七弦传子孙。 六言自书书在腹,古锦梅花留不得。 嗣孙贤者能忍贫,不向豪家博珠玉。 初鼓如撼昭陵松,巩原流水青溶溶。 三宗龙衮在帝左,曾把钧天赐与公。 再鼓似播清颍水,只将漱流肯洗耳。 曾苏两生招不来,自写新声付儿子。 尧囚山,舜放野,自兹以下不平苦。 与君所得妇女谤,此日一洗清万古。 小儒昔诵五季传,颇讶春秋体微变。 今来再听七弦琴,南薰遗制喜复见。 浮云流尽白日逃,何用广陵与离骚。 谱成只度欧家曲,秋声赋共庐山高。

译文:

哎呀呀,这可是欧阳修先生用过的琴啊,哎呀呀,这琴如今竟然还留存于世。 当年堂中的图书都已散失殆尽,唯有这七弦琴流传给了子孙。 欧阳修先生用六言体书写的文字,那些内容还铭记在人们心中,可像古锦梅花般珍贵的他的真迹却难以留存。 他贤德的后代子孙能够安于贫困,不会把这琴拿到豪富之家去换取珠宝美玉。 第一次弹奏时,那声音仿佛撼动了昭陵的松树,就像巩原的流水,清澈而又悠悠流淌。 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位帝王的龙袍影像似乎就在身旁,当年曾把这珍贵的恩赐给予欧阳修先生。 再次弹奏时,那声音好似在播撒清颍水的波光,琴音如流水般纯净,只愿用这琴音来洗涤心灵,就像古人漱流洗耳那般高洁。 苏轼、苏辙两位先生没能前来聆听这琴音,欧阳修先生便自己创作新的曲调,传给儿子。 传说中尧被囚禁于山中,舜被放逐于荒野,从那以后世间便有了诸多不平和苦难。 欧阳修先生曾遭受的那些来自妇人的毁谤,在这悠扬的琴音中,今日得以彻底洗净,千古沉冤一朝得雪。 我这小小的儒生昔日诵读五代的史书,还颇为惊讶于《春秋》的义例有细微的变化。 如今再来聆听这七弦琴的声音,欣喜地发现上古舜帝《南风》歌那样的遗制又重新呈现在眼前。 浮云渐渐流尽,白日也仿佛悄然遁逃,又哪里用得着《广陵散》和《离骚》这样的曲调呢。 琴谱完成后只弹奏欧阳修先生家族的曲子,就像那《秋声赋》和《庐山高》一样,韵味悠长。
关于作者
宋代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