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何道士有诗声杨伯子监丞盛称之以杨所取之诗求跋其后

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 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 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 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隠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 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译文:

有位何道士在衡山的岩壑深处幽幽吟诗,陪伴他的只有清晨猿猴的啼叫和秋鹤的唳鸣。他自在地陶冶着自己的情性,乐享着天然的本真,一心都没有求取声名的打算。 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了杨东山(杨伯子)。从此,他的诗名便在世间广泛传播开来。杨东山的才华能与诚斋(杨万里)相匹敌,他手中仿佛有着万斛的笔力。 他就像是能为你翻搅九重深渊,探寻到骊龙颔下的宝珠;又像是能为你劈开沧海,钩起那珍贵的珊瑚枝。他好似在丰城的地下掘出了龙泉、太阿这一对双宝剑,又像是在南山的迷雾中窥见了隐豹那斑斓的皮毛。 这些珍宝想要藏起来都藏不住,全被杨东山的手给发掘了出来。这位何道士从此诗价高涨,就如同衡山的石廪峰和祝融峰那样高耸峻拔。 你难道没看到当年弥明石鼎联句诗,千年来都借着韩愈的名声流传吗?
关于作者
宋代戴复古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