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赋三十韵呈李果州

退之抗表出潮阳,高风万世为美谈。 衡开云气偶然尔,浪占显晦吾所惭。 皇华使者课第一,诏归台省陪朝参。 献疏岂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留行隠几卧不应,一麾出守天西南。 利名百念已灰冷,扫除不尽山水贪。 行遍金焦到茅阜,知有佳处须穷探。 春花秋叶事已过,惟有山发呈䰐𩭹。 山神颇亦愧岑寂,夜奏万谷笙钟酣。 起看琼树绕琳宇,更驰玉马无停骖。 子猷好事古无比,雪中求往固所谙。 青鞋直上最高顶,天风缥缈吹楩楠。 两峰相对如拱立,上公衮冕朝子男。 群山敛退就平地,灭没不见如纪谭。 巨浸东连大洋海,浩荡直与天涯涵。 却顾淮源赤山下,仅若覆水盈䓨甔。 久留不奈景清绝,山腰下转临深潭。 客来客去泉自涌,可能喜笑静中含。 嵌崖往往记遗迹,旧雨剥蚀苔藓𥮾。 客怀感此重太息,学仙便欲老石龛。 痴狂正复自讥笑,旷望聊尔依精蓝。 元符旧事不可问,翠微杰观犹耽耽。 有田连阡不输税,饱食岂计皇恩覃。 渠侬不知游子恨,宝钥屡启雕龙函。 留连信宿苦未厌,一笑相属乐且湛。 庞眉道士庸中佼,成书自许窥老聃。 扣门有问不得吐,退自包裹如春蚕。 髯李于书颇涉猎,医卜并试仍多婪。 提携瓶酒味苦短,黄独屡荐山肴甘。 坐谈衮衮不知晓,林杪忽送钟声韽。 人生离别易感怆,况我垂白今毵毵。 明朝日出山下路,宿云散尽开晴岚。 君归千骑围昼锦,我留古木缭茅庵。 期君再整冲天翼,老我甘作书中蟫。

译文:

这是一首古诗,篇幅较长,下面逐句为你翻译: 韩愈当年抗表谏迎佛骨被贬到潮阳,他那高尚的风范千百年来都被人们传为美谈。 衡山云开雾散只是偶然的现象,我要是随意占测人事的兴衰显达,那是我应该感到惭愧的。 你这位皇帝的使者政绩考核名列第一,被下诏召回台省参与朝廷的朝会。 你进献奏疏岂止像贾谊那样痛哭流涕地陈述时政,后来还自称有七种不堪之事而引退离去。 朝廷挽留你,你却靠着几案躺着不应允,最终带着符节出任天西南之地的州郡长官。 你对名利的各种念头早已像冷灰一样,只是那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却怎么也扫除不尽。 你游遍了金山、焦山,又到了茅阜,只要知道有好的地方就一定要去深入探寻。 春花秋叶的美好时光已然过去,只有山间的草木还呈现出蓬松杂乱的样子。 山神似乎也对这寂静的山林感到惭愧,夜里奏起了万谷间如笙钟齐鸣般的声响。 起床一看,玉树环绕着道观,又像有玉马奔驰不停。 王子猷那种喜爱山水的好事之举古往今来无人能比,你在雪中前往探寻美景我本就熟悉。 你穿着青鞋径直登上最高的山顶,缥缈的天风在吹拂着高大的楩楠树。 两座山峰相对而立,就像在拱手站立,好似上公穿着衮冕接受子男的朝拜。 群山都收敛退去,仿佛到了平地,渐渐消失不见,如同那难以捉摸的记载传说。 东边的大水连接着大洋海,浩浩荡荡一直与天边相连。 回头看看淮源赤山下,仅仅就像倒扣的水装满了小瓶子。 长久停留却又难耐这清幽至极的景色,沿着山腰往下转到了深潭边。 客人来来去去,泉水却自顾自地涌动,难道它能在寂静中蕴含着喜笑之情? 那嵌立的山崖上常常留有前人的遗迹,旧日的题刻被风雨剥蚀,长满了苔藓。 客人的情怀为此感慨万千,不禁长叹,甚至想学仙隐居在石龛中终老。 自己也嘲笑自己这般痴狂,只能远望山水,暂且依傍着佛寺。 元符年间的旧事已不可再问,那翠微山上的雄伟楼阁依然高高耸立。 有些人家有连片的田地却不用交税,只图自己吃饱,哪里还考虑皇恩的深厚。 他们不懂得游子的遗憾,却常常打开那雕刻着龙纹的宝匣。 留恋此地住了两晚还远远不够,相视一笑,其乐融融。 那位眉毛花白的道士是平庸之辈中的佼佼者,自认为写成的书能窥探老子的思想。 我敲门询问,他却不肯吐露,像春蚕一样把自己包裹起来。 你李君对各种书籍也颇有涉猎,对医卜之术也都尝试过,而且还很精通。 你带着酒来,只是酒味稍嫌淡薄,还多次献上黄独等山间美味。 我们坐着畅谈,不知不觉到了天亮,树林梢头忽然传来了低沉的钟声。 人生的离别最容易让人感伤,何况我如今已是白发稀疏。 明天太阳升起在山下的路上,夜间的云雾散尽,晴朗的山间雾气散开。 你回去时千骑簇拥,荣耀无比,而我则留在这古木环绕的茅庵之中。 期望你能再次振翅冲天,而我甘愿做那书中的蠹虫。
关于作者
宋代刘宰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征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