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道归书怀

投闲三十年,日与木石俱。 暮景际休明,搜罗逮樵渔。 洪造赐甄收,群公交荐书。 殷勤奉明诏,婉娈辞田庐。 一寒不自揣,五穷暗揶揄。 行行步京畿,迎劳多轩车。 眼青见故人,皆叹此老臞。 形容不自惜,奈此气昏愚。 席间迷旧识,笔底误新书。 十目所共睹,一语良非虚。 傥昧知止戒,不反田园居。 去去入修门,蹇步接天衢。 深虞眩闻见,狂易滋发舒。 吁天写真情,浩歌赋归欤。

译文:

我赋闲在家已经三十年了,每日都与树木、石头为伴,过着隐居般的生活。 到了晚年,正逢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好时候,朝廷广纳人才,连像樵夫、渔夫这样的平民百姓也在搜罗范围之内。 皇恩浩荡,垂青于我,众多官员纷纷呈上举荐我的文书。我心怀感激地接受了朝廷的诏书,恋恋不舍地告别了自己的田园庐舍。 我一介贫寒之士,没有好好掂量自己的能力,“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五穷鬼”在暗地里嘲笑我自不量力。 我一路前行,来到京城附近,很多达官贵人坐着车子前来迎接慰劳我。老朋友们见到我,都惊讶地感叹我这老头怎么如此清瘦。 我自己倒不怎么在意容貌的变化,可无奈头脑昏聩愚笨。在酒席上,连旧日相识都认不出来;提笔写字,也老是写错新学的内容。 这些情况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可不是一句虚言。 倘若我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不回到田园家中。继续往前走,进入京城的城门,步履蹒跚地踏上通往朝廷的大道。我很担心自己会被所见所闻弄得头晕目眩,变得更加癫狂放纵。 我只好向苍天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然后高唱着“归去来兮”的歌谣,回归我的田园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刘宰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征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