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归茅山

峩峩三茅峰,秀出云雨上。 疑有避世士,卜筑便幽旷。 菊英当朝餐,兰佩拂千障。 我行未之见,徘徊几惆怅。 子居山之西,昔闻今见之。 厌和下里曲,浩歌商山芝。 山林久寂寥,迟子相发挥。 间关整车轴,万里端自兹。 特苗天所扤,念此令人悲。 毋为舍灵龟,旁观时朵颐。

译文:

那高耸的三茅峰,挺拔秀丽,直插云雨之上。 我怀疑那里有避世隐居的贤士,选择在这幽深空旷之地建房居住。 他们清晨以菊花为食,身上佩戴着兰花,穿行在重重山峦之间。 我一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在此徘徊,心中满是惆怅。 你居住在山的西面,过去只是听闻,如今才得见你本人。 你厌恶那些低俗的乐曲,喜欢放声高歌着像商山四皓那样隐居采芝的生活。 山林已经长久寂静无人了,正盼着你能去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你一路辗转,收拾好车轴准备出发,这万里的隐居之路就从这里开始。 但就像良苗受到上天的伤害(此处“特苗天所扤”不太好准确理解,大概是说美好事物遭受波折),想到这个真让人悲伤。 不要舍弃了像灵龟一样的隐居生活,在一旁看着尘世而心生羡慕。
关于作者
宋代刘宰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征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