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陈廷瑞有感

间维有常度,曜灵无停辀。 翩翩叶辞柯,过眼绿已稠。 弱干不盈尺,忽已高岑楼。 念昔过庭日,朋来悉良俦。 我年未成童,子少无与侔。 我质本驽骀,蹇步畏阻修。 子如渥洼驹,猛气已食牛。 当时二老人,笑语懽且酬。 门户各有托,宁计才与不。 登门如昨日,星纪迹再周。 二老安在哉,体魄归山丘。 隔屋闻读书,玉树锵琳球。 呼灯使来前,秀气炯双眸。 问之垂九龄,属对解冥搜。 感此伤我心,泪下不可收。 来者日已长,逝者挽不留。 其间我与子,能阅几春秋。 宁复青衿佩,与子从亲游。 幸子齿犹壮,有母方白头。 刷翮凌青霄,足胜负米由。 而我风树悲,耿耿何时休。 四十已无闻,过是夫何求。 矧复病日侵,见面良可羞。 竹实不疗饥,芰制非寒裘。 躬耕苦勤劳,代耕多悔尤。 学仙竟谁成,百年等浮沤。 俛仰天地间,身世真悠悠。 时雨涨绿池,好风交平畴。 嘤嘤出谷鸟,泛泛川上鸥。 遇景适会心,旷望聊夷犹。

译文:

天地之间有其永恒的规律,太阳也不会停下它前行的车轮。树叶轻快地从枝头飘落,转眼间满眼又都是浓密的绿色。曾经纤细矮小、还不到一尺高的树苗,忽然间已长得高过了高楼。 回想起当年在父亲面前受教的日子,朋友们都是贤良的伙伴。那时我还未到童年,你年纪也小,无人能与你相比。我资质本就愚钝,就像劣马一样,害怕在漫长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而你如同出自渥洼水的骏马,年少便有勇猛之气,有吞牛的壮志。 当时我们的两位老人,欢声笑语,相互酬答。他们觉得自家门户都有了依靠,哪里会计较孩子是否有才华。登门拜访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可时光已经过去十二年。两位老人如今在哪里呢?他们的躯体早已归葬山丘。 隔着屋子能听到读书声,如同玉树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我叫人点灯把孩子唤到面前,只见他眼神明亮,透着一股灵秀之气。询问得知他快九岁了,对对子的时候还能用心思索。这情景让我心中伤感,泪水止不住地流。 未来的日子还长,逝去的人却无法挽回。在这期间,我和你又能经历几个春秋呢?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穿着青色的衣领的衣服,与你一起亲密交游。 所幸你正当壮年,还有母亲在世,只是母亲已白发苍苍。你应该展翅高飞,直冲云霄,不必为了谋生而劳碌。而我因父母离世,悲叹如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份伤痛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呢? 我四十岁了还没有什么名声,过了这个年纪又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况且我的病情日益加重,见到你实在感到羞愧。竹子的果实不能充饥,菱叶制成的衣服也不能抵御寒冷。亲自耕种辛苦劳累,依靠他人代耕又会有很多悔恨。学仙又有谁能成功呢,百年人生就像泡沫一样虚幻。 在天地之间俯仰,我的身世真是渺茫啊。及时雨让池塘里的水涨了起来,好风吹过平坦的田野。鸟儿欢快地从山谷中飞出,江鸥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漂浮。遇到这样的美景恰好能让我心意相通,我便远望徘徊,暂且舒缓一下心情。
关于作者
宋代刘宰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历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征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仑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