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寿禅师赞

客吟灯残,猿啼月落。 衲帔蒙头,千岩万壑。 指破凡夫,为等觉妙觉。 齐大小乘,于钱索井索。 纵大辩于谈笑,寄虚怀于冥莫。 所谓百轴宗镜之文,如太山之一毫芒。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非心亦非佛,破镜不重光。

译文:

在那残灯相伴的寒夜,旅人低吟着诗句,而猿猴的啼叫声在月亮渐渐西沉时回荡。有一位身披衲衣、用衣帔蒙着头的禅师,他在那千岩万壑间自在行止。 这位禅师能用简洁的话语点醒凡夫俗子,让他们明白等觉、妙觉这样高深的佛法境界。他平等地看待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就如同看待钱索和井索一样,不做高低优劣之分。 他在谈笑之间就能展开宏大而精妙的辩论,将自己超脱世俗的虚怀之心寄托于那深远幽微、难以捉摸的境界之中。 人们所说的他那多达百轴的《宗镜录》文章,若与他所悟的佛法真谛相比,就如同泰山上的一根毫芒,显得如此渺小。 他形象高大伟岸、庄严无比,光彩照人、辉煌夺目。他悟到既不是“心”也不是“佛”的境界,就如同破碎的镜子无法再次恢复光亮一样,破除了世人对表象的执着。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