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谁量太湖,三万六千顷。 天围几何宽,满湖不畦畛。 或疑湖底天可田,笺天亟问县官请。 况复周家有成法,尽底均作八家井。 鲸鹏蛟鳄俱幽屏,藻荇糵为禾黍颖,公田利与私田准。 坐令虞芮俗,化作西伯境。 野田无哭声,夜厖亦不惊。 晏眠早作日以宁,已输再输毋娄征。 循良在上如西京,媚长牙爪俱逡逡。
歌太湖迓常守王寺丞
译文:
是谁测量过太湖呢?它足有三万六千顷那么广阔。天空是多么宽广啊,这浩渺的太湖在天地间就如同没有田界分隔一样浑然一体。
有人怀疑湖底的天(可能是一种想象中的可利用空间)能够开垦成农田,于是急切地向天帝上奏章说明此事,并向官府去申请。况且周朝就有成熟的井田制度,不如把整个湖底平均划分成如同八家共井那样的田块。
要是真能这样,鲸鱼、鹏鸟、蛟龙、鳄鱼之类的生物都会被幽禁或屏退到别处。湖中的藻类、荇菜等水草也会变成茁壮成长的禾苗,公田的收益能和私田的收益相当。
这样一来,原本像虞芮两国那样有纷争习俗的百姓,也会被感化,让这里变成像西伯侯治理下那样和谐的地方。野外的农田里不会有百姓因赋税等事而痛苦哭泣的声音,就连夜里看门的狗也不会因不安而惊吠。
百姓们能安安稳稳地睡觉,早早起来劳作,日子一天天安宁祥和。他们愿意按时缴纳赋税,也不用官府反复催促征收。只要有像西汉时那些奉公守法、爱护百姓的官员在上治理,那些谄媚上级、凶狠如豺狼般的爪牙之徒都会有所收敛。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