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草

君恩如海海不深,妾义如铁利断金。 舍生取义我所欲,忍死织室羞同心。 春姿忽作秋蓬委,一寸刚明曾不死。 明年原上野花繁,一枝自托华风起。 袅袅娉娉不成艳,态度浅深生色染。 向人欲诉却无言,寂寞千年恨谁掩。 芳郊游女宛转歌,倚春拍手看婆娑。 露晞初日枝头坠,犹有君王别时泪。 翻刘覆楚知几何,大风竟作还乡歌。 淮南区区欲为帝,淮阴堂堂贺陈狶。

译文:

### 译文 君王的恩宠就像大海一样,但这海的深度还比不上这份恩宠的深沉;而我的情义如同钢铁一般坚硬,即便锋利的东西也能斩断金属,却斩不断我的情义。 舍弃生命来获取大义,这正是我内心所追求的;我怎忍心苟且偷生在那织室之中,与他人同流合污,这是多么羞耻的事情。 我原本如春日般美好的身姿,忽然就像秋天的飞蓬一样被抛弃,可我心中那一寸刚正光明的气节,从未消失。 到了明年,原野上野花繁茂盛开,我这一枝花也会依托着华丽的春风再次生长。 我袅袅婷婷的姿态算不上艳丽,颜色的深浅像是自然染上的一般。 我想要向人倾诉心中的情感,却又说不出话来,这千年的寂寞与怨恨,又有谁能遮掩得住呢? 那些春日郊游的女子婉转地歌唱着,倚靠在春光里拍手欣赏我摇曳的身姿。 清晨的露水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从枝头坠落,那仿佛还是当年君王与我分别时落下的泪水。 楚汉相争,局势反复变化,谁能说得清其中的缘由呢?刘邦最终高唱着《大风歌》衣锦还乡。 淮南王英布不过是妄图称帝,淮阴侯韩信却堂而皇之地去祝贺陈豨。 ### 注释与赏析补充 这首诗以虞美人草为意象,赞颂了虞姬舍生取义的精神。诗中通过对虞姬情义的描写,展现了她的忠贞和刚烈。后半部分则回顾楚汉相争的历史,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行为进行了含蓄的评判。虞美人草在这里成为了虞姬精神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对正义、气节的崇尚。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