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秋塘陈敬甫

华风岂不声,默与静者吹。 凉月自入袖,默许静者知。 风乎岂必尔,月亦听所之。 静者亦若是,弗与俗子期。 俗方日日浮,静岂忍诡随。 山林隘乾坤,小大各有宜。 思君令人老,一见动岁时。 下塘通上塘,一苇何远而。 畴曩北山日,皂盖松间飞。 澄潜二三子,喜迓见睫眉。 著翁泉上亭,泉石讶久违。 透闸观涛澜,雪溅冰玉澌。 激翁技痒处,汹涌翻文辞。

译文:

华丽的文风难道就不会声名远扬吗?但它默默地只吹拂给那些内心宁静的人。 清凉的月光自然地照进衣袖,它只默默地让宁静的人知晓其中的意味。 风啊,难道一定要有特定的样子吗?月亮也只是随意地游走。 那些内心宁静的人也是如此,不会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相互应和。 世俗之人每日都在浮躁虚浮中度过,内心宁静的人又怎忍心违背自己的本心去随波逐流呢? 山林虽然看似狭小,却仿佛容纳了整个乾坤,世间万物不论大小,都有它适宜的地方。 思念你让我渐渐老去,我们每一次相见都间隔很长时间。 下塘与上塘是相通的,乘坐一片苇叶般的小船又能有多远呢? 从前在北山的日子里,官员的车盖在松间穿梭。 那几位心性澄澈的友人,满心欢喜地迎接,喜悦都挂在了眉眼之间。 在泉边有陈敬甫你建造的亭子,泉水和石头都惊讶我们好久没来了。 我们到闸口去观看汹涌的波涛,浪花飞溅如同冰雪消融。 这激起了你创作的欲望,你文思泉涌,如波涛般翻涌着写下优美的文辞。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