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潦叹

疾雷振秋杪,急雨动旬浃。 风中三重茅,露卧且病涉。 四郊漫漫空涌波,田叟田妪鹈在河。 阵头雨过阵头起,湿稼不多潢潦多。 风雨声中哭声苦,泪眼不晴多似雨。 不忧饥殍更流移,忧欠今年县官赋。 县官勤俭知岁饥,定有德音来抚绥。 老奸黠胥能巧诋,莫将白纸欺黄纸。

译文:

在秋末时分,疾雷滚滚作响,紧接着便是一场持续了十来天的急雨。狂风肆虐,把屋顶上的三层茅草都给卷走了,人们只能露天而卧,而且出行也艰难无比。 四野的郊外一片汪洋,到处都是汹涌的水波,老农和老妇们就像那困在河边的鹈鹕一样,无计可施。这边雨刚停,那边新的雨云又聚集起来,下起雨来。地里被打湿的庄稼并不多,但积水却泛滥成灾。 在风雨的呼啸声中,传来人们痛苦的哭声,他们的泪眼一直未干,泪水多得就像那不停的雨水。他们并不担忧自己会饿死或者被迫流离失所,而是担心今年没办法交上给官府的赋税。 县官平日里勤俭,也知道今年遭遇了饥荒,想必会有安抚百姓的诏令传来。但那些老奸巨猾的小吏,很可能会巧言诋毁、歪曲诏令。可千万别用他们手中的假文书去欺骗朝廷下达的真诏书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