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堂

少陵何人斯,曰似司马迁。 太史牛马走,于此何有焉。 瞢者瞢不理,知言超言前。 政如春在花,春岂必丑妍。 又如发清弹,意岂必在弦。 悠悠云出山,滔滔水行川。 云水山川行,莫测何能然。 不知其谁知,软语黄庭坚。 庭坚语弗软,壮折滟滪颠。 尽冩剑硖诗,不数金薤篇。 密付草玄后,夜光寒烛天。 扁作大雅堂,醉墨犹明鲜。 至今百岁后,此意惟心传。 炎宋诸王孙,传癖不复痊。 闭户阅宗派,尚友清社贤。 吕韩俨前列,芳蜡然金莲。 三洪偕二谢,病可携瘦权。 夺胎换骨法,妙处尤拳拳。 疏越正始音,细取麟角煎。 亦有老斲轮,堂下时蹁跹。

译文:

少陵(杜甫)是怎样的人呢?有人说他好似司马迁。司马迁曾自谦为“太史公的仆人”,可杜甫和这又有什么关联呢? 糊涂的人糊里糊涂并不理解,真正懂诗中深意的人能超越言语表面去领会。就好像春天存在于花朵之中,春天哪里会去区分花朵的美丑呢。又如同弹奏出清越的琴音,心意又哪里一定只在琴弦之上呢。 悠悠的云朵从山间飘出,滔滔的江水在河川中流淌。云朵飘动、江水奔流,谁也无法揣测它们为何如此。 不知道这其中奥秘的人是谁呢?那是温和善言的黄庭坚。黄庭坚的话语并非总是温和,他曾如在滟滪堆前勇毅折行般豪迈。他把剑峡的风景和感受都写成了诗,那些诗作的价值远超过金薤那样珍贵的篇章。 他把自己的诗歌创作秘诀秘密地传授给了扬雄那样的后继者,其诗作的光芒如寒夜中的夜光,照亮了天空。他题写了“大雅堂”的匾额,那醉后挥毫留下的字迹至今依然鲜明。 直到如今过了百年,他创作的深意只能靠心灵去传承。 宋朝的那些皇室子孙,对诗歌传承的癖好始终无法痊愈。他们闭门研究诗歌宗派,以清幽诗社的贤才为友。吕本中、韩驹等人庄重地排在前列,就像芳香的蜡烛点亮了金莲。 洪朋、洪刍、洪炎三洪和谢逸、谢薖二谢,他们的诗风即便有些瑕疵,也能与卢仝这样的诗人相提并论。 他们所推崇的“夺胎换骨”作诗法,其中的精妙之处特别值得我们用心钻研。他们的诗歌如正始时期清朗的音韵,我们要细细品味,如同煎熬珍贵的麟角之药。 也有像老工匠那样技艺高超的人,在大雅堂下时常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