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樊将军舞阳侯庙

萧曹笔削宏楷橅,良平智略吞万夫。 巍坛既登跨下士,贡帐谩悦骊山徒。 龙争虎鬭爪牙备,刘怯项勇天渊殊。 鹿虽未果死谁手,鼎已潜知开汉图。 将军最先得所托,亭长之外无贞符。 逸群拔萃一人耳,屠城斩将群雄俱。 鸿门直入缓危急,虎口仅免才斯须。 宴安鸩毒寤主意,排闼紫禁当前驱。 奋身不顾但爱死,婴鳞未了仍编须。 帝虽寡恩少善后,吾宁守义如厥初。 匈奴无故遗嫚书,在廷如堵方嗫嚅。 将军裂眦不愿余,请十万众行匈奴。 不知十万行匈奴,果与卫霍功何如。

译文:

萧何和曹参擅长用笔墨制定宏大的规章法度,张良与陈平的智谋韬略能让万人折服。那高高的拜将坛上,登上了曾经受过胯下之辱的韩信,项羽的营帐中,也不过是让来自骊山的刑徒般的人(樊哙曾是屠狗之辈)心生欢悦。 当时刘邦和项羽龙争虎斗,各自都有得力的辅佐之臣。刘邦起初胆怯,项羽英勇,二者的实力差距犹如天渊之别。虽然天下这头“鹿”最终归谁还未可知,但冥冥之中似乎已经预示着汉朝的基业即将开启。 樊将军最早就找到了可以托付的明主,除了刘邦这个亭长之外,再没有更值得追随的人。他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在战场上屠城斩将,让各路英雄都为之忌惮。 在鸿门宴上,他径直闯入营帐,缓解了危急的局面,让刘邦在这虎口之地仅仅片刻间就得以脱身。在刘邦沉迷于安乐,被酒色迷惑之时,他及时警醒刘邦,不顾阻拦闯入宫中,充当了劝谏的先锋。 他奋不顾身,只知道珍惜生命不能白白死去,虽然触怒了皇帝,但仍坚守自己的职责。汉高祖虽然薄情寡义,在善后之事上有所欠缺,但他却始终坚守正义,一如当初。 匈奴无缘无故送来言辞轻慢的书信,朝廷上大臣们像一堵墙一样,都在吞吞吐吐不敢说话。樊将军愤怒得眼眶都要裂开,毫不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请求率领十万大军去征讨匈奴。只是不知道他若真的率领十万大军去征讨匈奴,最终能取得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功绩吗?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