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天下平,轩轾论锱铢。 时称无冤民,传载西京于。 旧史读至此,遗恨辄有余。 元康神爵间,赵盖靡其躯。 陵迟至五凤,继以韩杨诛。 孝宣不足道,定国其争乎。 不得言则去,何苦但嗫嚅。 大哉平恕心,至是果有诸。 公乎开禧末,定见了万殊。 大本固易拔,滋蔓非难图。 在辟疑惟轻,寸田斋以虚。 触藩岂无羝,漏网固有鱼。 执中事宽大,吹春苏槁枯。 近者获自新,远者免自洿。 至仁不胜用,盛德多阴储。 一节雄东藩,六月驰轺车。 歌谣沸先声,弩矢观前驱。 清风方泠然,列城斯凛如。 民物破鬰陶,云翳亦展舒。 歛此一道惠,归为商鼎需。
迓回庵谯卿持节东淛
译文:
### 整体大意
这首诗围绕司法公正和官员品德展开,先通过古代司法案例感慨司法公正难以长久维持,接着赞扬谯卿秉持公正宽恕之心,在司法中从轻断案、行事宽大,让民众获得新生。最后写谯卿持节前往东浙,受到民众欢迎,其清风正气影响一方,期望他能将此善政带回朝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需。
### 逐句翻译
1. “廷尉天下平,轩轾论锱铢”
廷尉这个官职掌管着天下的司法公平,对于案件的评判要像计较锱铢那样精细,不能有丝毫偏差。
2. “时称无冤民,传载西京于”
当时人们都称赞司法清明,没有被冤枉的百姓,在《汉书》中就记载着于定国担任廷尉时的这段佳话。
3. “旧史读至此,遗恨辄有余”
我读旧史读到这里的时候,总是感到遗憾不已。
4. “元康神爵间,赵盖靡其躯”
在汉宣帝元康、神爵年间,赵广汉、盖宽饶却都死于非命。
5. “陵迟至五凤,继以韩杨诛”
后来到了五凤年间,又相继发生了韩延寿、杨恽被诛杀的事情。
6. “孝宣不足道,定国其争乎”
汉宣帝不值得过多称赞,于定国当时难道就没有去为这些冤屈之事抗争吗?
7. “不得言则去,何苦但嗫嚅”
如果不能在朝廷上说出正义的话,那不如离去,何苦只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呢。
8. “大哉平恕心,至是果有诸”
那宽广、宽恕的司法之心真是伟大啊,到了这种时候,真的还存在这样的公正之心吗?
9. “公乎开禧末,定见了万殊”
谯公您在开禧末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洞察万事万物的见识。
10. “大本固易拔,滋蔓非难图”
您明白事物的根本一旦稳固就不容易拔除,但对于那些滋生蔓延的乱象也不难谋划解决。
11. “在辟疑惟轻,寸田斋以虚”
在断案的时候,遇到有疑问的情况就从轻处理,内心就像斋戒一样保持虚静公正。
12. “触藩岂无羝,漏网固有鱼”
就像公羊撞篱笆,总会有陷入困境的;也像渔网捕鱼,总会有漏网之鱼。(指司法中难免有复杂情况)
13. “执中事宽大,吹春苏槁枯”
您秉持中庸之道,行事宽大,就像春风吹拂,让枯萎的草木重新复苏。
14. “近者获自新,远者免自洿”
近处的人获得了改过自新的机会,远处的人也避免了自我沉沦。
15. “至仁不胜用,盛德多阴储”
您的至仁之心用之不竭,高尚的品德在暗中积累了很多福泽。
16. “一节雄东藩,六月驰轺车”
如今您持着符节,威风凛凛地前往东部藩地任职,在六月骄阳中乘坐着轻便的马车疾驰而去。
17. “歌谣沸先声,弩矢观前驱”
您还没到,百姓们的歌谣就已经沸沸扬扬地传开了,大家还观看您的前驱队伍,手持弩矢,场面壮观。
18. “清风方泠然,列城斯凛如”
您带来的清正之风清爽宜人,所到之处的各个城邑都为之敬畏。
19. “民物破鬰陶,云翳亦展舒”
百姓和万物都摆脱了愁闷,就像乌云散开,天空放晴一样。
20. “歛此一道惠,归为商鼎需”
希望您能把在这一方施行的惠政收敛起来,带回朝廷,成为国家的栋梁之需。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