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随庵赵牧之墨竹

胸中千亩不愿余,颖也戏剧资轩渠。 湖州九原不可作,百年合浦今还珠。 玄卿浓淡知权变,淋浪迅疾如驰电。 为君击节赏此音,孝娥庙刻题黄绢。 君胡不歌石鼎联,两手笑拍弥明肩。 又不钓垂五十犗,六鳌一掣空重渊。 幻成群玉参差立,露梢点滴鲛人泣。 鹘落还从兔起时,一机才失嗟无及。 我住双岩峰下寺,梦断池塘无一语。 家山新绿报平安,万金堕眼宽西顾。 葛陂头角犹完全,镜中观影俱茫然。 坐令野人破屋壁,万里风烟生咫尺。

译文:

画家心中仿佛藏着成千上万亩的竹林,却并不满足于此,手中的笔如同戏耍一般挥洒,让他乐在其中。 当年画竹名家文同(号湖州)已经逝去,难以复生,然而百年之后,如同合浦的珍珠失而复得,如今又有了绘画高手。 就像李玄卿画竹能根据情况巧妙运用浓淡之法,下笔迅速,如闪电般畅快淋漓。我为这幅墨竹击节赞赏,这就如同孝娥庙中那绝妙的碑刻,有黄绢幼妇般的奇绝韵味。 你为何不吟唱像《石鼎联句》那样的奇诗,像诗中的人物一样,两手笑着拍着弥明的肩膀尽情欢畅呢?又为何不去像传说中那样用五十头牛作钓饵去钓鳌,一举牵动巨鳌,让深渊为之空荡呢? 这墨竹幻化成了一群美玉般的竹子参差不齐地站立着,竹梢上的露珠点滴落下,好似鲛人在哭泣。画中竹子的神韵就如同鹘鸟在兔子跃起时迅猛落下捕捉,一旦错过这转瞬即逝的时机,就只能徒然叹息。 我居住在双岩峰下的寺庙里,想不出像谢灵运“池塘生春草”那样的佳句。但看到这画中家乡新绿的竹子仿佛在报着平安,就像有万金落入眼中,让我从西边回头望去时心情宽慰。 这墨竹就如同葛陂化龙的竹子,头角依然完好,可看着它又如同在镜中观影,让人有些茫然。这画能让我这山野之人恨不得打破屋壁,因为它能让万里的风烟在这咫尺的画面中生动展现。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