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侍郎得灵壁一峰名碧云

坡陁巨璞韬玄质,壤断虏尘天半壁。 乡来谁试小龙文,切得一峰归笠泽。 太湖绕山三万顷,奇产虽多不足惜。 云边七十二峰青,强颜亦复无颜色。 滑肤弗受莓苔裹,素蕴岂容尘土蚀。 云升霞举幻瑰奇,玉响金浑随拊击。 一从越相去悠悠,几见吴宫春寂寂。 方岩委羽在何许,帖天弱水蓬莱隔。 泠然一瞬三万里,风烟浩荡寻无迹。 既伴壶中清昼长,想见袖中东海窄。 那知篆鼎铭彜外,尚余三丈浯溪石。 擘窠不到小玲珑,却须细细蝇头刻。

译文:

这是一块起伏不平的巨大璞玉,蕴含着玄妙的质地。它本在那被敌虏尘埃隔断的天地一隅。 过去不知是谁雕琢过这宛如小龙般纹理的石头,将它切下一座山峰带回了笠泽。 太湖环绕着山峦,水域有三万顷之广,那里奇异的物产虽然众多,但也不值得可惜。 云端那七十二座青色的山峰,相较之下也显得黯然失色,勉强留存一点颜色罢了。 它光滑的肌肤不会被莓苔包裹,内在的纯净品质怎会容尘土侵蚀。 它时而如云气升腾、彩霞飘举,幻化出瑰丽奇异的姿态;敲击它时,又能发出如金玉般浑响的声音。 自从当年越王的谋臣离去,时光悠悠流逝,多少次见证了吴宫春日的寂静冷落。 方岩和委羽山如今在何处呢?它们仿佛隔着贴着天边的弱水,与蓬莱仙境遥遥相隔。 仿佛瞬间就能凌空虚游三万里,可在浩荡的风烟中却寻不见它们的踪迹。 这灵璧石如今相伴在这如同壶中天地的地方,度过漫长的白昼,想来它能让东海在袖中都显得狭窄。 谁能想到在那些刻有篆文的鼎和彝器之外,还有这如同三丈浯溪石般的灵璧石。 如此巨大的石头不适合用擘窠大字书写,却需要用细细的蝇头小楷来镌刻。
关于作者
宋代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