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永兴安抚文公

建牙非称冢司官,正是宸襟注意安。 即日太平归辅翼,侍祠重陟岱宗坛。

译文:

这首诗相对较为典雅凝练,以下是逐句翻译: 第一句“建牙非称冢司官”: “建牙”指树立军旗,象征着设立军事指挥机构、掌握军事权力等。“冢司官”一般指地位非常高的官员,通常类似宰相一类。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概是:设立军事指挥机构这种事情,似乎不太符合我这身居高位的宰相之职啊。 第二句“正是宸襟注意安”: “宸襟”指帝王的心意、胸怀。此句意思是:但这其实正是皇上心中所关注重视之事,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啊。 第三句“即日太平归辅翼”: “即日”表示不久之后、很快。“辅翼”指辅佐帝王的大臣。这句是说:不久之后,国家的太平盛世就要依靠我们这些辅佐君王的大臣来实现啦。 第四句“侍祠重陟岱宗坛”: “侍祠”是陪同祭祀。“岱宗坛”指泰山的祭坛,泰山在古代被视为神山,帝王常到泰山封禅祭祀。这句翻译为:到那时,我要陪同皇上再次登上泰山的祭坛,举行祭祀大典。 整体来说,这首诗体现出作者作为大臣,为了国家安定愿意承担军事方面职责,并且对国家走向太平充满信心,还期待着能陪皇帝去泰山祭祀这一荣耀之事。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