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堂

公居胡葺为,非事土木盛。 湫陋必气鬰,爽垲则神莹。 全魏今别都,地总北道胜。 轺传既旁午,牒诉亦纷竞。 惟日过目前,岂暇图休静。 因仍府舍间,敝坏殊不称。 兹余忝帅守,上责赋荒政。 无术济饥流,感速赖仁圣。 连书大有年,愁戚变讴咏。 渐舒绥集劳,犹治淹痼病。 颐生择所宜,宴息务清迥。 乘闲新此堂,庶用安吾正。 汝正果何如,自得本天性。 进特仗孤忠,退免全刚劲。 内确信吾守,外一归诸命。 安然而处思,吾宇甚泰定。 诗酒延嘉宾,二战或酣蒏。 笙歌乐良辰,高郢下淫郑。 射圃夹群芳,角妙资豪兴。 所适敢专享,意实在遐夐。 继来皆巨公,同调决相应。 从容坐镇余,浩气端而挺。 将宁道德渊,谅悉欣流泳。 知不废吾堂,是可以前庆。

译文:

### 译文 身为官员,何必大兴土木来建造华丽居所呢?这并非做实事,过度追求土木之盛是不合适的。居住环境如果低洼狭小又简陋,人的心情必然会郁闷不畅;而如果地势高爽干燥,人的精神就会清明开朗。 如今魏州是重要的陪都,地理位置优越,掌控着北方交通要道。使者的车马往来纷繁,公文诉讼也杂乱众多。每天事务一桩接着一桩从眼前掠过,哪里有闲暇去追求闲适安静呢?沿袭下来的府舍,破败不堪,和它的地位很不相称。 我有幸担任这里的长官,上级要求我在荒年实施救济之政。我没有什么好办法去救助那些饥饿流亡的百姓,幸好仰赖圣上的仁德圣明,灾情很快得到缓解。接连几年都有好收成,百姓们的愁容变成了欢快的歌声。逐渐舒缓了安抚百姓的辛劳,就好像慢慢治愈了长久不愈的顽疾。 调养身心要选择适宜的方式,休息时一定要环境清幽旷远。我趁着闲暇把这座堂舍翻新,希望能借此安顿我的正气。 你啊,人生到底该如何呢?其实人应顺从自己的天性。出仕为官,只依靠自己的一片孤忠;退隐之时,也能保全刚正的气节。内心坚信自己的操守,外界的一切就都交由命运安排。安然地思考,我的心境就十分安定平和。 我用诗酒招待嘉宾,有时尽情畅饮。在良辰美景中听着笙歌,推崇高雅的音乐而摒弃低俗的乐曲。射箭场旁群芳环绕,在比试技艺中激发豪迈的兴致。我哪里敢独自享受这些乐趣,我的心意其实是希望能影响更深远。 以后来这里任职的应该都是贤能的大臣,他们与我志趣相投,一定会有共鸣。在从容坐镇一方之余,保持着刚正豪迈的浩然之气。要让道德的深渊安宁平静,想必大家都会欣然向往。我知道他们不会荒废这座堂舍,想到这里就可以提前庆贺了。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