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

古人之富贵,贵归本郡县。 譬若衣锦游,白昼自光绚。 不则如夜行,虽丽胡由见。 事累载方册,今复著俚谚。 或纡太守章,或拥使者传。 歌樵忘故穷,涤器掩前贱。 所得快恩仇,爱恶任骄狷。 其志止于此,士固不足羡。 兹予来旧邦,意弗在矜衒。 以疾而量力,惧莫称方面。 抗表纳金节,假守冀乡便。 帝曰其汝俞,建纛往临殿。 行路不云非,观叹溢郊甸。 病躯谐少休,先陇遂完缮。 岁时存父老,伏腊洁亲荐。 恩荣孰与偕,衰劣愧独擅。 公余新此堂,夫岂事饮燕。 亦非张美名,轻薄诧绅弁。 重禄许安闲,顾己常竞战。 庶一视题榜,则念报主眷。 汝报能何为,进道确无倦。 忠义耸大节,匪石乌可转。 虽前有鼎镬,死耳誓不变。 丹诚难悉陈,感泣对笔砚。

译文:

古人认为富贵之后,最可贵的是回到自己的家乡。这就好像穿着锦绣衣裳出游,大白天自然光彩夺目。不然就如同在黑夜中行走,即使穿着华丽的衣服,又有谁能看得见呢。这样的事在史册中多有记载,如今民间也流传着这样的俗语。 有的人腰系太守的官印,有的人手持使者的符节。他们像当年卖柴的朱买臣富贵后忘了从前的穷困,像司马相如发迹后掩盖了过去卖酒的卑贱经历。他们只想着快意恩仇,爱憎全凭自己的任性。他们的志向仅仅如此,这样的人本来就不值得羡慕。 我这次回到故乡任职,本意并非是为了炫耀。因为身体有病,我量力而行,担心自己不能胜任一方的重任。我上奏章归还了符节,希望能做个地方官以方便照顾家乡。皇帝批准了我的请求,让我带着仪仗前往任职。一路上人们没有非议,郊野的百姓都对我赞叹不已。 我这有病的身躯能得到些许休息,祖先的坟墓也得以修缮完好。逢年过节我去慰问父老乡亲,在伏日和腊日精心地祭祀祖先。这样的恩宠和荣耀有谁能比得上呢?我这衰老无能的人独自享有实在感到惭愧。 公务之余我新建了这座昼锦堂,这哪里是为了宴饮作乐呢。也不是为了博取名声,向那些士大夫们炫耀。朝廷给了我优厚的俸禄让我安闲度日,我自己常常惶恐不安。希望一看到这堂名的匾额,就能想着报答君主的恩宠。 我拿什么来报答呢?那就是坚定地进德修业毫不倦怠。秉持忠义树立起高尚的气节,意志要像磐石一样坚定不移。即使前面有鼎镬等着,我也宁死不会改变。我的赤诚忠心难以全部诉说,对着笔砚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