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开化寺

开化得胜地,崇侈何代作。 全山镵佛身,万木亘高阁。 突然数百尺,较力陋禹凿。 峰峦翠环合,与寺为郛郭。 烟霞无四时,为我张幄幙。 飞泉乘空来,直在庭砌落。 松柏森成行,鬭状蛟龙恶。 如整万人阵,偏伍不敢错。 春芳难悉名,红紫竞灼灼。 点缀岩壁间,图画曾未若。 距城才一舍,旷绝类霄堮。 噫吾何自劳,日窘吏事缚。 到官逾二朞,未克造林壑。 引疾得乡邦,昼锦行遂著。 猛抛公几烦,不负真境约。 精庐始一登,百虑已澄扩。 徘徊延宾僚,开席盛燕酌。 歌留岭上云,吹乱风前铎。 勿讥清赏累,粗继东山乐。 数刻方暂欢,俄景忽西薄。 归鞅下危岑,眷恋心欲却。 何处无林泉,隔阂牵宠爵。 终期报国家,功业效涓勺。 连露乞骸章,不待七十削。 归来解朝绅,放意任衡霍。 超然出世纷,安步适冲漠。 山蔬充盘筵,村酿满瓢杓。 吾寿此其全,何必不死药。

译文:

### 译文 开化寺占据了极为优越的地势,如此宏伟奢华的建筑不知是哪个朝代所建。整座山仿佛都被雕琢成了佛像,万棵树木延伸到高高的楼阁旁。 寺院突然拔地而起数百尺,就算是大禹治水时的开凿之功与之相比都显得渺小。四周峰峦环绕,一片翠绿,就像给寺院筑起了城墙。 这里的烟霞不论四季,就像为我张开的帐幕。飞泉从空中直泻而下,正好落在庭院的台阶上。 松柏密密排列成行,姿态好似凶猛争斗的蛟龙。仿佛是整齐的万人军阵,行列丝毫不乱。 春天的花卉多得叫不出名字,红的紫的竞相绽放,鲜艳夺目。它们点缀在岩壁之间,就算是图画也比不上这般美景。 这里距离城邑不过三十里,却空旷寂静得如同天边。唉,我为何要自己这般劳碌,每日被官府的事务紧紧束缚。 我到任已经超过两年,却一直没能来到这山林之中。如今因病得以回到家乡任职,衣锦还乡的美名逐渐传开。 我毅然抛开公文案牍的烦扰,没有辜负与这仙境的约定。初次登上这寺院,心中的各种忧虑顿时消散,心境也开阔起来。 我邀请宾客僚属一同徘徊游览,摆开宴席尽情宴饮。歌声仿佛留住了岭上的云朵,乐声吹乱了风前的铃铛。 不要讥笑这清雅的赏玩是一种负累,我也算是粗略地继承了谢安在东山的雅趣。 仅仅短暂欢乐了一会儿,夕阳就忽然西下。我骑马从高峻的山峰上下来,心中满是眷恋,不忍离去。 哪里没有山林泉水呢,只是人们被名利所羁绊。我终究期望能报效国家,尽自己微薄之力建立功业。 我会接连上奏请求辞官的奏章,不等七十岁就告老还乡。 归来后脱下朝服,随心所欲地隐居在衡山、霍山之间。超脱于尘世的纷扰,从容自在地安享宁静。 用山间的蔬菜摆满餐桌,用村里的美酒装满瓢杓。我的人生若能如此,便可圆满,又何必追求那长生不死的仙药呢。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