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宫师杜公寄惠草书

公之德业天下重,四海万物思坏罏。 太平之策未全发,先朝请老叩帝居。 天子只欲励薄俗,不惜一夔从二疏。 公持俭节出天性,下建万世清风孤。 归卜睢阳旋营第,栋宇仅足容妻孥。 自此闲燕何所乐,非丝非竹非歌壶。 经史日与圣贤遇,参以吟咏为自娱。 兴来弄翰尤得意,真楷之外精草书。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 字体真浑远到古,神马初见八卦图。 精神熠熠欲飞动,鸾凤鼓舞龙蛇摅。 天姿瘦硬斥俗软,狂藤束缠岩松枯。 中含婉媚更可爱,十葩万萼争春敷。 开合向背一皆好,造化欲衒天工夫。 张旭虽颠怀素逸,较以年力非公徒。 公今眉寿俯八十,老笔劲健自古无。 固知大贤不世出,百福来萃相所扶。 公之佳壻苏子美,得公一二名已沽。 矜奇恃俊颇自放,质之公法慙豪麤。 乘欢捧以示僚属,一坐耸骇叹且呼。 便欲刻石传不朽,荒边匠拙无人模。 归来一一戒儿姪,秘重世与家谍俱。 重巾密橐置吾室,宝护直比骊颔珠。 神物孰敢容易探,电雹霹雳来须臾。

译文:

杜公您的品德和功业为天下所敬重,四海之内的万物都觉得您如同能造化万物的洪炉一般。您那关于太平盛世的良策还未完全施展,就在先朝时向皇帝请求告老还乡。 天子只想激励浇薄的社会风气,所以不惜让您这样的贤才像汉代的疏广、疏受一样归隐。您秉持节俭的操守是出于天性,为后世树立了清高绝俗的万世清风。 您归乡后选择在睢阳居住,很快营建宅第,房屋仅仅能够容纳妻子儿女而已。从那以后您悠闲自在,有什么乐趣呢?既不沉迷于丝竹之乐,也不贪恋歌舞宴饮。 您每日研读经史,就如同与古代圣贤相遇,还通过吟诗咏赋来自我娱乐。兴致一来挥毫泼墨,更是格外得意,除了真楷写得好,尤其精通草书。 我因为向您求书,得到了几幅墨宝,那字体有着张芝书法的筋肉、王羲之书法的肌肤。字体质朴浑厚,直追远古,就像当初伏羲初见八卦图时那样神奇。 书法的精神光彩夺目,好似要飞动起来,宛如鸾凤起舞、龙蛇伸展。它天生瘦硬,摒弃了世俗的软媚,如同狂藤缠绕着枯干的岩松。 其中又蕴含着婉媚之态,更加惹人喜爱,仿佛千万朵鲜花在春天竞相开放。字体的开合、向背无一不佳,就像是大自然想要炫耀它的鬼斧神工。 张旭虽然癫狂,怀素虽然飘逸,但若论年龄和功力,他们都比不上您。您如今将近八十高龄,老笔却依旧刚劲有力,自古未有。 我深知大贤之人不是世代都能出现的,您是有百福汇聚,受到上天的护佑。您的佳婿苏舜钦,学到了您书法的一两分神韵就已经闻名于世。 他自恃新奇俊逸,颇为放纵,若用您的书法标准来衡量,他的作品就显得粗糙豪放而令人惭愧。 我趁着欢喜把您的书法拿给僚属们看,满座之人都震惊不已,又是惊叹又是呼喊。大家都想把它刻在石头上传于后世,可惜这荒远之地工匠技艺拙劣,没人能临摹镌刻。 我回来后一一告诫侄儿侄女,要像珍藏家族谱牒一样珍视这些书法。我用多层巾帕包裹,放入严密的袋子里,放在我的房间,像守护骊龙颔下的宝珠一样小心保护。 这等神物谁敢轻易去触碰呢,不然瞬间就会有雷电霹雳降临。
关于作者
宋代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