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携旧书卷,来宿古禅林。 方外求知性,诗中得赏音。 炉开山夜静,门掩雪天阴。 杌上一寒砚,灯前三苦吟。 韵强颜汗落,句切鬓丝侵。 玉就还重琢,河穷更远寻。 穴争探乳虎,沙独拣良金。 字稳天星转,篇终海月沈。 唱酬同记录,得失暗规箴。 木铎不徇路,薰风难和琴。 半生谁引手,中道比分襟。 分野三吴阔,年华二纪深。 师方传祖印,我欲谢朝簪。 岭外烟岚地,湖边云水心。 情悰张翰鲙,梦想陆机禽。 松下莓苔石,何年重访临。
寄守坚觉初二僧
译文:
曾经我带着旧日的书卷,来到这古老的禅林投宿。在世俗之外,我们探寻着本性,在诗歌中,我们找到了知音,彼此欣赏。
夜晚,山中安静,炉中炭火燃烧,门紧闭着,外面是阴沉沉的下雪天。书桌的小几上,一方寒砚摆在那里,灯光下,我们三人苦苦地吟诗创作。
当我们吟出韵律强劲的诗句时,兴奋得额头冒汗;写出精妙贴切的句子时,不知不觉中鬓发已添了银丝。
好的诗文就像美玉,雕琢好了还需反复打磨;知识的探寻如同河流,到了尽头还要继续去远方寻觅。我们就像去洞穴里争夺探索的幼虎一般,对诗文创作充满热情;又像独自在沙中挑选良金那样,精益求精。
每一个字都斟酌稳当,仿佛天上的星辰在运转;一篇诗作完成,好像海上的月亮已经沉落。
我们相互唱和酬答,还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对于创作中的得失,也会暗暗地互相提醒规劝。
可惜啊,就像木铎无法顺着道路一直敲响,又像温和的南风难以与琴音相和。
大半生了,有谁能真正拉我一把呢?我们在半路上就分道扬镳了。
如今,吴地的地域如此广阔,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你们二位正在传承禅宗的法印,而我想要辞去官职。
我向往那岭外烟雾缭绕的地方,心中有着如湖边云水般的淡泊宁静。
我的情怀就像张翰思念家乡的鲈鱼脍一样,梦想着能像陆机那样自由。
不知道哪一年,我还能再次来到松下那布满莓苔的石头旁,拜访你们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