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于焦山之下及梁唐诸贤四石刻共作一亭以宝墨名之集贤伯镇为之作记远来求诗因作长句以寄

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瘗鹤铭。 萧洒集仙来作记,风流太守为开亭。 两篇玉蕊尘初涤,四体银钩藓尚青。 我久临池无所得,愿观遗法快沈冥。

译文:

在山阴,如今已看不到当年王羲之用来换鹅的《黄庭经》了,不过在京口的焦山之下,还留存着那著名的《瘗鹤铭》石刻。 潇洒的集贤伯镇前来为这石刻撰写了记文,风流的太守为这些珍贵的石刻修建了一座亭子,并取名为“宝墨亭”。 《瘗鹤铭》和集贤伯镇的记文,就像刚刚洗净尘埃的玉蕊般清新雅致;那梁唐诸贤的四篇石刻,上面的书法如银钩般刚劲优美,苔藓还带着青色,更添古朴韵味。 我长久以来练习书法,却没有什么收获,真希望能亲眼看看这些古人留下的书法真迹,让我在沉迷于书法的世界中得到畅快之感。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