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京尹范希文谪鄱阳尹十二师鲁以党人贬郢中欧阳九永叔移书责谏官不论救而谪夷陵令因成此诗以寄且慰其远迈也

朝野蔚多士,衮然良可羞。 伊人秉直节,许国有深谋。 大议摇岩石,危言犯采旒。 苍黄出京府,憔悴谪南州。 引党俄嗟尹,移书遽窜欧。 安慙言得罪,要避曲如钩。 郢路几束马,荆川还溯舟。 伤心众山集,举目大江流。 远动家公念,深贻寿母忧。 横身罹祸难,当路积仇雠。 卫上宁无术,亢宗非所优。 吾君思正士,莫赋畔牢愁。

译文:

在朝廷内外本有着众多优秀的人才,可如今的状况却实在令人羞愧。 范希文这人秉持着正直的气节,他心怀对国家深刻的谋略。他发表重大的议论,能让坚硬的岩石都为之动摇;他直言进谏,甚至冒犯到了皇上。结果仓促间就被赶出京城,憔悴地被贬往南方的州郡。 很快,尹师鲁因为被指为朋党而被贬,欧阳永叔则因写信责备谏官不救范希文也立刻被贬。他们怎么会惭愧于因为直言而获罪呢,他们只是要避开那些像弯曲鱼钩一样的小人。 去郢州的道路艰难,马匹都难以行走;前往荆州还要逆流而上划船。伤心地看着群山聚集,举目只见大江奔流不息。 这一去,让他们家中的长辈挂念不已,也让家中的老母亲忧心忡忡。他们挺身而出,却遭遇了祸难,也因此和那些当权者结下了很多仇怨。 他们本是想要保卫皇上,哪里是没有办法呢,只是不想去做那些迎合权贵来光大宗族的事。 我们的君主是思念正直之士的,你们不要像扬雄那样写《畔牢愁》抒发不平之愤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