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含元殿基因想昔时朝会之盛且感其兴废之故

在昔朝元日,千门动地来。 方隅正无事,辅相复多才。 仗下簪缨肃,天中繖扇开。 皇威瞻斗极,曙色辨崔嵬。 赤案波光卷,鸣梢殿尾回。 熊罴驱禁卫,雨露复兰台。 横赐倾中帑,穷奢役九垓。 只知营国用,不畏屈民财。 翠辇还移幸,旻天未悔灾。 群心争困兽,回首变寒灰。 曾以安无虑,翻令世所哀。 行人看碧瓦,独鸟下苍苔。 虽念陵为谷,遥知祸有胎。 青编遗迹在,此地亦悠哉。

译文:

在往昔举行朝元大典的日子里,众多官员从四面八方如潮水般地涌来,那声势震动了整个皇城。 当时国家四方边境太平无事,朝中的宰相大臣们也都是才华出众之人。 皇帝的仪仗结束后,官员们头戴簪缨,整齐肃穆地站立着;天空中,皇帝座驾上方的繖扇缓缓打开。 人们瞻仰着皇帝的威严,如同仰望北斗星一般充满敬畏;天色渐亮,宫殿在曙光中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红色的几案在光线映照下,犹如波光粼粼的水面;宫殿中,响鞭的声音在殿尾回荡。 如熊罴般勇猛的禁卫军整齐排列,像在驱邪护驾;皇帝的恩泽如同雨露洒落在兰台之上。 皇帝随意地赏赐财物,几乎把国库都给掏空了;为了满足奢靡的生活,不惜驱使全国的百姓去服劳役。 他们只知道谋划国家的开支,却丝毫不顾怜惜百姓的钱财。 皇帝的翠辇不断地四处巡游,而老天爷也并未让灾祸停止。 百姓们如同被困的野兽,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反抗的情绪;曾经繁华一时的宫殿,转眼间就变成了一片死寂的废墟。 曾经国家安稳,毫无忧患意识,谁能料到如今却成了世人悲哀的对象。 如今,过往的行人只能看到那碧绿的琉璃瓦,一只孤独的鸟儿落在长满苍苔的地上。 虽然知道世事变迁,高陵会变成深谷,但也能隐约猜到灾祸其实早就埋下了种子。 历史的典籍中记载着这些遗迹往事,而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也只能在岁月中显得如此悠远漫长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