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二子联句

有客自远方,来以二字说。 穆子病疾初,家事巨细缺。 邻人苦其求,医师久以决。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余喘尚能鼓,老愤知已结。 目凄望羊泓,髭断反猬茁。 忧酸系余生,嗥嘑留永诀。 语妻后日计,书策未可彻。 教子勤诵读,时命不复说。 吾属何流离,众人方草窃。 凌子久道路,十口著羁绁。 拾稆重江间,正值大饥节。 既无裹饭交,疾走继粗粝。 又无执饮人,及时沃枯竭。 惜哉损天命,痛焉在亲绖。 帝胡生尔身,世复称其杰。 胸伏气万丈,肠贮怨百折。 艰难汨风波,顦顇堕霜雪。 久仆勤龙钟,弱女痴蹩躠。 文随寒饿空,道与烟燄灭。 魂兮竟何归,去矣不得别。 中府岂无财,莫济医药切。 太仓岂无粟,莫解腹肠热。 天子圣在上,海内清欲澈。 伊人胡不官,既死安得活。 朝青与暮紫,神喜天不轧。 昂车与怒马,门满道不绝。 之子苟闲厕,斯民迺饕餮。 高亢世弗亲,方严鬼所掣。 敢言才足珍,宁免否来啮。 思潜泪辄抽,惨旧面成耋。 举目此牢落,侧身今鄙媟。 箴言耳空虚,险论口卼臲。 作诗告石梁,聊以慰寒骨。

译文:

有客人从远方而来,带来了关于两个人的不幸消息。 穆子当初生病的时候,家里大小事务都缺人料理。邻居被他的求助弄得苦不堪言,医生也早就判定他病入膏肓。桌上大大小小的杯子都空了,布被子纵横交错地裂开。他仅剩的一丝气息还在微弱地喘息,心中的悲愤显然已经郁结。他眼神凄楚,目光空洞迷茫,胡须杂乱如刺猬身上的刺。忧愁辛酸伴随着他剩下的生命,他大声呼喊着留下了最后的诀别之语。他告诉妻子日后的打算,书卷还不能丢弃。教导儿子要勤奋诵读诗书,时运命运就不再多说了。我们这些人为何如此流离失所,而其他人却在趁机抢劫掠夺。 凌子长期奔波在路上,一家十口人都受困于艰难的处境。他在江边捡拾野生的谷物,正赶上大饥荒的时节。既没有能送他饭食的朋友,只能匆忙地找些粗劣的食物果腹。又没有能为他递水的人,不能及时缓解身体的干渴。可惜啊,他过早地损折了天命,让人悲痛的是他还在服丧期间。上天为何生出他这样的人,世间又都称赞他是杰出之才。他胸中蕴藏着万丈豪气,肠子里装满了百转千回的怨恨。在艰难的生活中被风波淹没,面容憔悴,饱受霜雪的侵袭。长久地疲惫不堪,身体衰老行动迟缓,小女儿痴傻,走路一瘸一拐。他的文章随着饥寒交迫而失去了光彩,他所追求的道也像烟火一样熄灭了。他的魂魄究竟归向何处,就这样离去都没能好好告别。 朝廷的府库难道没有钱财吗?却不能救助他急需的医药费用。国家的粮仓难道没有粮食吗?却不能缓解他腹中的饥饿。天子圣明在上,四海之内清平得近乎彻底。这样的人为何不能为官,死了又怎么能再活过来呢?那些早上穿青袍晚上换紫袍(指官位不断升迁)的人,神气喜悦,上天也不压制他们。坐着高大的马车,骑着烈性的骏马,门前车马往来不断,道路上也络绎不绝。如果让这样的人混在贤能者中间,那百姓就会被贪婪地剥削。他们品格高尚超脱,世人难以亲近,为人正直严肃,连鬼神都要牵制他们。哪里敢说他们的才华值得珍惜,又怎么能避免厄运的侵蚀呢。 我暗自思索,泪水就不停地流下来,凄惨的旧貌让我面容显得更加衰老。抬眼望去周围一片冷落凄凉,我侧身站在这鄙陋污浊的世间。那些箴言在耳边如同虚设,危险的言论到了嘴边又犹豫不敢说。我写下这首诗告诉石梁,姑且以此来安慰这两位寒苦之人的亡灵。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