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丰乐亭

神物藏胜地,深林隐苍峰。 威夷渡浅岭,爱此泉一钟。 古今未见赏,荒然草苔封。 公来辟一径,疏凿随指踪。 挥洗落尘虑,甘凉洒烦胸。 搆亭于其间,四面开轩墉。 名之丰乐者,此意实在农。 使君何所乐,所乐惟年丰。 年丰讼诉息,可使风化𬪩。 游此乃可乐,岂徒悦宾从。 野老共歌呼,山禽相迎逢。 把酒谢白云,援琴对孤松。 境清岂俗到,世路徒冲冲。

译文:

神奇的事物往往藏于胜地之中,茂密的树林里隐隐露出苍翠的山峰。沿着地势起伏的路径缓缓越过浅岭,我特别喜爱这里汇聚的一汪泉水。这处美景古往今来都没受到过人们的欣赏,荒芜地被青苔覆盖着。 您来到这里开辟了一条小径,根据您的指引对这里进行疏通开凿。泉水挥洒而下,洗去了尘世的忧虑,那甘甜清凉的感觉驱散了心中的烦躁。您在这泉水与山林之间建造了一座亭子,亭子四面都敞开着轩窗和墙壁。把它命名为“丰乐亭”,这其中的深意其实是心系农事。 您作为地方长官的快乐是什么呢?您所快乐的唯有年年丰收。年成好了,诉讼之类的纠纷就会平息,这样就能让社会风气更加淳厚。来这里游玩才是真正的快乐,哪里只是为了让宾客随从们愉悦呢。 当地的老农们一起欢呼歌唱,山间的鸟儿也相互迎接着啼鸣。我手持酒杯向白云致谢,抚琴对着孤独的松树。这里环境清幽,岂是世俗之人能来到的地方,世间的道路上人们只是白白地忙碌奔波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