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后舟中有作寄仲文韩二兄弟永叔欧阳九和叔杜二

久居倦京城,归心日倾写。 扁舟理棹楫,已与峻流下。 断岸如崩山,远树若奔马。 回头云间阙,出没见图画。 还家快虽𫏐,去国伤以乍。 况我二三友,眷恋数返驾。 前夕南巷堤,昨日东城舍。 论精如可收,意密不见罅。 恍惚梦寐中,萧然已相舍。 他人所至乐,惟我气类寡。 迂僻不能镌,往往自嗟骂。 平生居京都,君辈乃知者。 异乡孰与言,救谤定不暇。 柔软众所佳,佞面谁可借。 中怀百忧集,包酿似葅鲊。 身世苦飘浮,岁月不可把。 后期浩难知,高吟但悲洒。

译文:

我长久居住在京城,早已心生厌倦,归乡的念头每日都在心底翻涌。 我登上小船,整理好船桨,船儿顺着湍急的江流向下游驶去。 两岸陡峭的堤岸像是崩塌的山峦,远处的树木仿佛奔跑的骏马。 我回头眺望云雾缭绕中的京城宫阙,它们时隐时现,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回到家乡,虽然能暂时获得快乐,但刚刚离开国都,心中满是伤感。 何况我还有几位知心好友,他们对我十分眷恋,多次驾车前来送别。 前一晚我们还在南巷的堤岸上相聚,昨天又在东城的房舍中话别。 我们的谈论精妙深刻,如同可以收藏的珍宝;情谊亲密无间,没有丝毫缝隙。 可转眼间,就好像在恍惚的梦境中一般,我们已悄然分别。 别人觉得开心快乐的事情,对我来说却知音寥寥。 我性格迂腐孤僻,难以改变,常常为此自怨自艾。 我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京都,只有你们最了解我。 如今身处异乡,又能和谁倾诉呢?恐怕连挽救自己被人诽谤的处境都来不及。 世人都喜欢性格柔软的人,可哪里有正直的面孔可以依靠呢? 我心中忧愁积聚,就像腌制的菜和鱼一样,层层包裹。 我的身世如浮萍般漂泊不定,岁月匆匆流逝,难以把握。 未来的日子难以预料,我只能高声吟诗,悲伤地洒下泪水。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