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祗恐槎去触斗牛。 景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译文:

我独自坐着,望着明月,思绪悠悠。老朋友不能相见,让我满心忧愁。 古往今来,人们都共同传颂珍惜这中秋的夜晚,更何况我此时正身处松江的亭子上头。 这中秋的节令景物仿佛能领会人的心意,接连十天的阴雨在今夜终于收住。 不只是人间看重这中秋之月,连上天也对中秋别有一番情意。 辽阔的天空没有一丝瑕疵,里里外外都那么明朗,轻柔的寒气渐渐在空气中流淌。 江面平静,万顷碧波呈现出纯净的碧色,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月影上下辉映,宛如两块晶莹的玉璧漂浮在清透的世界里。 我凝视着这清澈的江景,感觉自己仿佛能直接看到鱼的筋脉,让鱼龙们都担忧无处遁逃。 我恍惚间都怀疑自己不是身处人间大地,只担心自己会像乘木筏的人一样,顺着这江水直上银河,触碰斗牛星宿。 如此美好的景致实在是令人陶醉,只可惜这样的时刻身边却没有知心好友相伴,实在让人叹息。 我心神清冷,激动得直到破晓都无法入眠,勉强提起笔写下这些文字,想把这中秋的美景和我的情思传递到中州去。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