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士

蜀国天下险,奇怪生中间。 有士贾其姓,抱材东入关。 献册叩谏鼓,其言蔚可观。 愿以微贱躯,一得至上前。 掉舌灭西寇,画地收幽燕。 且云太平久,兵战无人言。 臣尝学其法,自集数百篇。 治乱与成败,密然不可删。 三献辄罢去,志屈心悲酸。 将相门户深,欲往复见拦。 负贩冒日热,引重冲雪寒。 羁苦辇毂下,以图晨夕餐。 如此三岁余,夜夜抱膝叹。 义者或赈给,遂复归巴川。 嗟乎区宇大,此徒亦已緐。 城市与岩穴,隐默孰辨旃。 幸得出自鬻,何惜置末班。 吾相柄天下,处事当几先。 古之设爵位,盖欲英雄躔。 次第立名级,不使智虑闲。 稍有才器者,必以禄仕牵。 所患在不出,既出那弃捐。 放蛟入大水,躯虎还深山。 失一故无害,其类莫可攀。

译文:

蜀国是天下地势最为险要的地方,在这险要的环境中孕育出了许多奇人异士。有一位姓贾的读书人,怀揣着满腹才华向东进入函谷关。 他献上自己的策论,敲响谏鼓,所说的言论文采斐然、见解独到。他希望凭借自己这卑微的身躯,能有一次机会得以面见皇帝。他声称只需自己一张利嘴就能灭掉西部的敌寇,还能规划收复幽燕地区。并且说如今太平日子过得久了,人们都不再谈论军事。而他曾专门研究兵法,自己编纂了数百篇相关文章。文章里关于国家的治乱与成败的道理,紧密相连,一字都不可删改。 然而,他多次献上策论都被驳回,志向受挫,内心悲痛不已。将相们的家门深不可测,他想要再次前去进言却总是被阻拦。他像个小商贩一样冒着炎炎烈日奔波,又像个苦力一样顶着风雪严寒负重前行。在京城饱受羁旅之苦,只为了能混口饭吃。就这样过了三年多,他每夜都抱着膝盖叹息。 有些有仁义之心的人会给他一些救济,于是他只好又回到了巴川。唉,天下如此辽阔,像他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实在太多了。无论是城市还是山林中,那些默默无名的人才,又有谁能分辨得出来呢?幸好他主动出来自荐,朝廷何必吝啬给他一个末等的官职呢。 我们的宰相执掌天下大权,处理事情应当有先见之明。古代设置爵位,就是为了让英雄豪杰有所归依。依次设立不同的名位等级,不让有智谋的人闲置无用。只要稍有才能的人,都应该用俸禄和官职来吸引他们。所担心的是人才不出来,既然出来了又怎么能抛弃他们呢?放走蛟龙回到大水,放归老虎回到深山。放走一个似乎没什么危害,但同类型的人才就难以招致了。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