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道

行行太行道,一步三太息。 念厥造化初,春何险此极。 左右无底壑,前后至顽石。 高者欲作天明党,深者疑断地血脉。 夜中岩下埋斗杓,日午阴壁风雪号。 攀缘有路到绝仞,四望群峰合沓如波涛。 忽至逼侧处,咫尺颠坠恐莫逃。 嗟乎古昔未开时,隔绝往来人不思。 淳源一破山岳碎,巧心遂去缘崄巇。 崄巇不穷甚可畏,悼此二者亡其宜。 天地不自崄,崄由人为之。 彼车摧轮马伤足,中路勿叹勿恸哭。 世上安涂故有焉,孰使汝行此道躯高轩,丧坠不收宜尔然。

译文:

我一步步行走在太行道上,每走一步都要深深叹息好几回。想想在天地初始、万物刚刚被造化出来的时候,春天啊,为何要把这里变得如此险峻呢? 道路左右两边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前后到处都是坚硬顽固的石头。高耸的山峰仿佛想要去和上天结交,幽深的山谷让人怀疑是不是截断了大地的血脉。 夜晚的时候,北斗星就好像埋在了山岩之下;中午时分,背阴的山壁间狂风呼啸,好似风雪在号叫。沿着攀缘的小路能到达陡峭的山顶,站在上面向四周望去,群峰层叠,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 忽然走到狭窄逼仄的地方,感觉哪怕只挪动一点点,都可能坠落下去,根本无法逃脱厄运。 唉,在远古还没有开辟道路的时候,这里隔绝了来往的行人,人们也不会有通行的想法。但当淳朴的本源被打破,山岳也被破坏,人们便生出了巧诈之心,开始沿着这险峻的地方开辟道路。 这险峻的道路无穷无尽,实在是太可怕了,我哀伤这自然和人心都失去了应有的状态。天地本身并不想变得险峻,险峻是人为造成的啊。 那些在这路上车子折断了轮子、马匹伤了脚的人,走到半路就不要叹息、不要痛哭了。世上本来就有平坦的道路,是谁让你们非要乘坐高大的车子走这条险道呢?遭遇挫折和损失也是你们自找的啊。
关于作者
宋代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