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开元中,此名升阳殿。 西通大明宫,夹道直如箭。 至尊黄金舆,乘春日幸宴。 翠嫔戛钟鼓,欢呼奏新徧。 巧舞风燕翻,妖歌露莺啭。 酒光射锦幄,上下花会炫。 雕盘堆緐英,艳粉弱自战。 天欢日无穷,臣谏莫敢献。 乐极哀继之,在理亦可见。 胡来塞宫阙,腥膻污香荐。 纵火寝庙平,挥戈君臣迸。 庸嗣忽前丑,泚巢更祸乱。 冉冉竟覆亡,返为耕牧便。 瓦砾虽费犂,土壤颇肥衍。 盖由杀人多,膏血浸渍远。 髑髅今成堆,皆昔燕赵面。 每因鉏耨时,数得宝玉片。 今秋雨泽多,谷穗密如辫。 农惟喜丰稔,吾独闵迁变。 不有失德君,焉为穑夫佃。 大国尚如此,小人易流转。 道德可久长,作诗将自劝。
升阳殿故址
译文:
在往昔的开元年间,这里有一座名为升阳殿的建筑。它的西边连通着大明宫,殿旁的夹道笔直得就像射出的箭一样。
那时,尊贵的皇帝乘坐着黄金打造的车舆,在春日里常常来这里举办宴会。翠衣的嫔妃们敲打着钟鼓,欢呼声响彻四周,新创作的乐曲一首接着一首演奏。宫女们灵巧地起舞,身姿如同风中翻飞的燕子;妖媚地歌唱,声音好似露水里啼啭的黄莺。美酒的光泽映射在华丽的帐幕上,上下一片繁花般的绚烂景象。精美的盘子里堆满了丰盛的食物,那些娇艳的宫女柔弱得好像在颤抖。
皇帝整日沉浸在欢乐之中,没有尽头,大臣们即使有谏言也不敢进献。要知道,欢乐到了极点,悲哀就会接踵而至,这从道理上也是可以预见的。
后来胡人杀进了宫阙,那股腥膻之气玷污了祭祀用的香物。他们放火烧毁了宗庙,宫殿被夷为平地,君臣们只能挥戈逃命、四处奔散。昏庸的继位者没有吸取先前的教训,又有朱泚、黄巢等人引发了更大的祸乱。大唐王朝逐渐走向覆灭,这片地方反倒成了适合耕种放牧的便利之所。
这里的瓦砾虽然会妨碍犁地,但土壤却十分肥沃。大概是因为曾经杀人太多,膏血浸渍土地的范围很广。如今,这里的骷髅堆积如山,他们都是往昔燕赵之地的面容。农民每次锄地的时候,还能捡到不少宝玉碎片。
今年秋天雨水充沛,谷穗长得密密麻麻,就像辫子一样。农民们只欣喜于丰收的年景,而我却独自怜悯这世事的变迁。如果不是有失德的君主,这里怎么会变成农夫耕种的田地呢?大国都尚且如此兴衰无常,何况是普通的小民,他们的命运更容易辗转漂泊。只有坚守道德才能让国家和个人长久安稳,我写下这首诗,也是用来自我劝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