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咏月赠李先生

二八已微阙,十四犹未圆。 盛满在三五,素蛾逞婵娟。 两半阴阳合,平分上下弦。 臼中有灵药,一粒九光全。

译文:

这首诗以月亮为喻,蕴含着一些哲理。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月亮到了农历十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微微缺损了;而到十四的时候,它还没有完全变圆。月亮最圆满、最盛美的时候是在农历十五,那皎洁的月亮就像嫦娥一样展现出无比的娇美姿态。 月亮的上弦月和下弦月,就好像是阴阳两种力量各占一半,它们和谐交融。月亮就像被从中间平均分开,形成了上下弦的不同模样。 传说月亮的月宫里有玉兔在捣药,那小小的一粒灵药,却蕴含着九种光华,十分神奇。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不同阶段变化的描述,可能是借此来传达某种关于圆满、阴阳平衡以及事物内在神奇力量的寓意。
关于作者
宋代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