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汤汤,南国之纪。 句章之乡,居巢之里。 天子命公,二邦更治。 越人之嗟,吴人之喜。 公之为政,简而易从。 不严而威,敏以有功。 孽不及牙,奸折其绪。 孰施斧斤,不见铓露。 老稚晏起,壮服于亩。 椸有澣衣,廥有多稌。 公之退公,乐是北池。 飞阁渠渠,虚廊迟迟。 鱼跳于藻,渚有凫鹥。 钓亭桧岛,其水涟漪。 公之退公,以豫以游。 邦人喜公,尚无疾忧。 邦人祝公,百禄是遒。 匪公其私,王家之休。 我思建官,公理众政。 与民最亲,惟时守令。 其有不臧,根心之螟。 小犹虮虱,肤皮是营。 于铄有宋,一统万方。 千里所付,几人曰良。 凡领王民,守土之吏。 有理如吴,帝道则粹。 我歌北池,爰颂公德。 以告后人,勿污勿塞。
姑苏蒋公北池诗
译文:
浙江之水浩浩荡荡,它是南国大地的重要水系,起着纲纪般的作用。句章这个地方,是蒋公的故乡。
天子任命蒋公,先后治理越、吴两个地方。当初蒋公离开越地时,越人嗟叹不舍;到了吴地,吴人满心欢喜。
蒋公处理政务,措施简明,百姓易于遵从。他不用严苛手段,却自有威严,行事敏捷而卓有成效。那些作恶的苗子还没长出来就被遏制,奸邪之事刚有头绪就被折断。就像砍伐树木,不用大动干戈,不见锋芒外露就把问题解决了。
在蒋公治理下,老人小孩都能安然晚起,年轻人都安心在田间劳作。每家的衣架上挂着洗净的衣服,粮仓里堆满了稻谷。
蒋公办完公事休息时,喜欢到北池游玩。北池上楼阁高大宽敞,回廊曲折悠长。鱼儿在水藻间跳跃,小洲上野鸭和鸥鹭栖息。钓鱼的亭子旁是长满桧树的小岛,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蒋公办完公事,在这里安逸游乐。当地百姓为蒋公的闲适感到高兴,只希望他没有疾病忧患。百姓祝福蒋公,愿他能获得众多福泽。这并非只是为了蒋公个人,也是为了王朝的美好。
我思考国家设立官职,像蒋公这样处理众多政务的官员,和百姓最为亲近的,就是地方的守令。要是有不称职的守令,就如同从内心滋生的害虫。小的就像虮虱,只知道在肤皮上钻营。
伟大的宋朝,统一天下。千里之地所托付的官员,能称得上贤良的又有几人呢?凡是统领百姓、守卫疆土的官吏,如果都能像蒋公治理吴地一样,那么帝王之道就会更加纯粹美好。
我创作这首关于北池的诗歌,来颂扬蒋公的品德。把它告知后人,希望北池不要被污染、堵塞,让蒋公的功绩和品德也能一直流传下去。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