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积衰礼义坏,夫子咏歌沂泗滨。 宓君不齐宰单父,独推深诚仁此民。 弹琴燕坐澹无事,人不忍欺风化淳。 流光逝水二千年,我税征鞍来盘桓。 满屋清风气象古,绕台宿楚霜华寒。 缅怀德音竟谁嗣,挥酒洒空独长叹。 安得长官尽恺悌,编氓父子聊相欢。
秋过琴台怀古
译文:
周朝的统治逐渐衰败,社会的礼义道德也随之崩坏,孔夫子只能在沂水和泗水之滨吟诗歌唱,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宓不齐(字子贱)去担任单父的地方长官,他完全凭借着深厚的诚心去关爱当地的百姓。
他平日弹琴、闲坐,悠然自得,政务处理得有条不紊,显得十分清闲。在他的治理下,百姓们受到感化,不忍心欺骗他,当地的风俗变得淳朴善良。
时光如同流水一般,已经过去了两千年。如今我停下远行的马匹,来到这琴台徘徊、凭吊。
琴台内满是清爽的秋风,仿佛带着古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悠远;环绕着琴台的老楚地之景,在寒霜的笼罩下,透着阵阵寒意。
我缅怀宓子贱那美好的德政和教诲,可究竟谁能继承他的遗风呢?我只能对着天空挥洒感慨,独自长叹。
怎样才能让各地的长官都像宓子贱一样和蔼可亲、关爱百姓,让普通百姓们父子之间都能欢乐地生活在一起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