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叟羁穷垂白头,潜神密理同天游。 朝歌鼓刀既屠纣,渭滨垂钩来钓周。 晚遭西伯与同载,首封东海荒营丘。 洋洋大风仅千祀,当年固乃屠钓俦。 世变后有薛公文,馆中多坐倜傥人。 鲁连节重轻丘山,冯驩气高微风云。 丈夫志义绝流俗,岂与层层雏鼠群。 楚汉兴亡事已微,后世倾夺奚足讥。 龙韬豹略苦迂阔,使公复生将安归。
过齐篇
译文:
有一位漂泊困顿的老人,头发都已花白。他深入探寻玄妙的道理,能与天地一同遨游。
当年,在朝歌操刀宰杀牲畜的人,后来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在渭水之滨垂钓的人,最终辅佐周朝成就大业。
姜子牙晚年遇到西伯侯姬昌,与之同乘一车,后来被封到东海之滨那荒凉的营丘。
他那宏大的风范流传了千年,当年他本就是像屠夫、钓翁一样平凡之人。
世事变迁,后来有孟尝君田文,他的馆舍中常常坐着许多潇洒不凡的人。
鲁仲连看重气节,视其比山丘还重;冯驩意气高昂,能让风云都为之轻微动荡。
大丈夫的志向和道义与世俗截然不同,怎能与那一群群庸碌的人混在一起呢。
楚汉的兴亡之事已经久远,后世的那些争夺之事又哪里值得讥讽呢。
那些所谓的用兵谋略有时显得迂腐空泛,如果让姜子牙、鲁仲连、冯驩这些人复生,他们又会归向何处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