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高阳徒,野性盖踈拙。 岂堪天子傍,命令裁机密。 一麾出承明,猿鸟遂超逸。 山州寂无事,气象颇萧瑟。 闲寻琅邪溪,云岚可披拂。 中路闻潺湲,幽亭对崷崒。 锵咽触环珮,清泠泛琴瑟。 知君多醉此,归鞍屡突兀。 醉中遣形骸,题名亦信笔。 遗我溪风清,苍颜坐髣髴。 暝色失松竹,徘徊望寒月。 携酒频来游,行待山花发。
酬欧阳舍人寄题醉翁亭诗
译文:
我本就是像高阳酒徒那样放荡不羁之人,生性疏懒笨拙。哪能在天子身旁,负责裁决机密的诏令之事呢。
我一挥衣袖离开承明殿,如同猿猴飞鸟般自由自在、超凡洒脱。来到这山间小州,这里寂静少事,景象很是萧瑟。
闲暇时我去探寻琅邪溪,山间的云雾和山岚仿佛可以用手去轻轻抚摸。走到半路上就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一座幽静的亭子正对着高耸险峻的山峰。
溪水流动的声音如同玉佩相互碰撞般清脆悦耳,又好似琴瑟弹奏出的清冷之音。我知道你常常在此处沉醉,回去时骑着马,鞍马显得那样突兀。
你在醉中抛开了身体的束缚,随意挥笔题写名字。你寄给我的诗让我感受到了溪边清风的清爽,仿佛能看到你那苍老容颜的模样。
暮色降临,松竹都变得模糊不清,我在月光下徘徊,望着那清冷的月亮。我会带着酒常常来这里游玩,等待着山间的花朵盛开。
关于作者
宋代 • 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