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云台观题希夷先生陈抟影堂

林壑云深接玉泉,松斋闭息辄经年。 一无标致惟随俗,别有真机在指玄。 诏板尝延清暑殿,诗筒时到华阳川。 蜕形虽在张超谷,粟粒珠中自在天。

译文:

山林沟壑间云雾弥漫,一直连接到那玉泉之处。陈抟先生在松斋之中静心闭息修炼,常常一整年都不出门。 他外表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随顺着世俗的样子,但实际上他有着独特的高深玄机,就在那指向玄妙的道理之中。 皇帝曾用诏书把他请到清暑殿,和他交谈。他与友人通过装诗的竹筒相互传递诗文,这些诗筒时常送到华阳川。 虽然他的肉身已经在张超谷蜕去,可他的精神就如同藏在粟粒般微小之物里的自在天空,超越了凡俗的束缚,依然逍遥自在。
关于作者
宋代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