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岭

斗峻凌霄出混茫,东西秦蜀此分疆。 萦纡断涧千寻曲,回合危峦万叠苍。 烟外孤村通鸟径,云间盘道遶羊肠。 朝家方面非轻寄,何事徘徊望故乡。

译文:

青泥岭陡峭险峻,高耸入云,仿佛从混沌迷茫的天地间拔地而起,这里是东西方向上秦地和蜀地的分界线。 山间的溪水在曲折的山涧中蜿蜒流淌,那一道道断涧迂回曲折,足有千寻之深;四周的山峦连绵起伏,重重叠叠,一片苍翠之色相互环绕。 在那如烟的雾气之外,有一座孤零零的村落,只有鸟儿飞行的小径与之相通;在高入云端的地方,盘绕的道路就像羊肠一样曲折。 朝廷把这重要的地方托付给官员,责任并非轻易就能承担,可有些人啊,为何还要在这里徘徊,望着故乡的方向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