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祀礼成

皇心奉先孝,盛德事天明。 严配讲隆礼,精禋格至诚。 衣冠先示质,金石始谐声。 鬲享初登熟,锋和用启牲。 百神虔受职,万物乐由庚。 星斗罗空碧,柴烟彻紫清。 祥曦回羽卫,佳气覆瑶甍。 雷雨金鸡动,风云铁马轻。 灵休纷报贶,宸念在持盈。 孤陋叨华近,何辞颂泰平。

译文:

皇帝心中怀着对祖先的孝顺之情,以盛大的德行来敬奉上天、昭显其明。 庄重地将祖先与上天配享,举办隆盛的祭祀大礼,精心地举行祭祀仪式,表达出最诚挚的心意。 祭祀的衣冠率先展现出质朴的风格,钟磬等乐器开始和谐地奏响乐声。 鼎鬲中盛放的祭品刚刚煮好进献,锋利的刀具调和着,用来宰杀祭祀的牲畜。 众多神灵虔诚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世间万物都欣欣然遵循着正道。 星辰罗列在澄澈的碧空之中,焚烧祭品的柴烟直上云霄,通达天帝的居所。 吉祥的晨曦映照在皇帝的仪仗卫队上,美好的祥瑞之气笼罩着华丽的屋脊。 如雷雨般的声音传来,金鸡装饰的仪仗似乎在灵动摇曳,风云变幻中,铁马造型的饰物显得轻盈自在。 神灵纷纷降下福佑,回报这祭祀的诚意,皇帝心中时刻想着保持国家的盈满兴盛。 我这样孤陋寡闻之人有幸亲近这盛大的场面,又怎会推辞为这太平盛世作颂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方平

张方平(一○○七~一○九一),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举贤良方正,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召直集贤院,俄知谏院。历知制诰,权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加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坐事出知滁州,顷之,知江宁府,入判流内铨。以侍讲学士知滑州,徙益州。复以三司使召,迁尚书左丞、知南京。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英宗立,迁礼部尚书,知郓州,还为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除参知政事,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转徙中外,以太子少师致仕。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八十五。赠司空,谥文定。有《乐全集》四十卷。事见《东坡后集》卷一七《张文定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一八有传。 张方平诗四卷,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乐全集》为底本,校以清吴兴陶氏抄本(简称陶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季锡畴校本(简称季本)。又据《栾城集》等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