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苕可镜亦可渔,风烟佳处画不如。 无钱买田傍城阙,拟僦谿叟西隣居。 得鱼换得菰蒲米,菰煮作糜饱则已。 宁能负腹不负人,以腹负人不若死。 富春残火犹堪稼,上时容易艰难下。 在山远志山可移,小草还复令人讥。 菱歌惯涛澜,樵声出林疃。 苹风为谁好,璧月待秋满。 延月入怀输恳款,好风未必无人管。 笔床茶灶散人家,何须去乘牛斗槎。
苕谿行
译文:
清澈的苕溪水啊,既可以当作镜子映照自己,也能够在其中捕鱼。那风烟笼罩的美景,就算是画师的笔触也难以描绘。
我没有钱在城边购置田产,打算租下溪边老叟家西边的房子居住。捕到鱼后去换些菰蒲米,把菰米煮成粥,吃饱了也就满足了。
我宁愿饿着肚子也不会辜负别人,要是为了填饱肚子去辜负他人,那还不如去死。
富春江畔残留的火种映照下,依然能够进行耕种。播种的时候容易,可收获的时候却艰难。
就像在山里的远志草,本有高洁之志,可一旦出山就变了,就像那小草出山,会招来人们的讥讽。
采菱人欢快的歌声习惯了这涛涛波澜,砍柴人的声音从林间村落里传出来。
苹草在风中摇曳,这美好的风是为谁而吹拂呢?那如璧的月亮啊,等待着秋天圆满。
我邀请明月进入我的心怀,向它倾诉我的诚恳心意,这美好的风啊,想必不会无人赏识。
那些笔床、茶灶散落在寻常人家之中,我又何必像张骞那样去乘坐能到达牛斗星宿的木筏,去追求那遥远虚无的仙境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磵,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磵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有《北磵文集》十卷、《北磵诗集》九卷、《外集》一卷、《续集》一卷及《语录》一卷。《补续高僧传》卷二四、《浄慈寺志》卷八、《灵隠寺志》卷三、《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三有传。 释居简诗,以日本应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磵诗集》及日本贞和、观应间(相当于元惠宗至正时)翻刻宋元旧本《外集》、《续集》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内阁文库)。另从《大藏经·北磵居简禅师语录》等书中辑得之诗作,编为第十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