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皇帝宝训终编锡赉进诗

红云一朵金炉烟,黄伞亭亭午漏传。 龙床犹御金华殿,方进群儒读宝编。 编中并载神尧语,三十六年真复古。 祇今安用读遗书,卓然已复光前绪。 高皇当日济艰难,犹在经纶未备间。 今日山东河北地,百年膻去一朝还。 更有祖宗传国玺,琢于元祐隆平际。 玉光射日篆云飞,今日煌煌登宝几。 高皇一笑在天灵,神孙今日再中兴。 锡与千秋万岁龄,甲兵洗尽年丰登。 群臣尚或呻占毕,微臣但拱坳头立。 芳筵华秩及龙媒,亦拜联翩自天锡。 更忆先朝彻讲余,有臣曰轼感恩腴。 愿对紫薇花影下,试草招来赞普书。 今也梯航慕中夏,无复更待招来者。 微臣但摩千丈松,敬赓吉甫中兴雅。

译文:

这首诗整体是围绕高宗皇帝宝训终编之事表达对朝廷中兴的赞美与祝愿等,以下是较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 金色香炉中升起一朵如红云般的香烟,黄色的伞盖高高矗立,午时的更漏声缓缓传来。 皇帝仍然在金华殿中临朝听政,正召集群儒来诵读那珍贵的宝训编集。 这编集中一并记载着太祖等先皇的话语,三十六年来真正恢复了往昔的古制。 如今哪里还用得着去研读过去的遗书呢,陛下已然卓越地光复了前人的事业。 当年高皇帝(可能指宋高宗等)历经艰难困苦来匡济天下,那时国家还处于谋划治理尚未完备的阶段。 而如今山东、河北这些地方,百年以来被外族膻腥之气侵染,如今一朝得以收复。 更有祖宗传下来的国玺,它在元祐年间太平隆盛之际雕琢而成。 玉玺的光芒直射太阳,上面的篆文如云朵般飘逸,如今光彩夺目地放置在御座几案之上。 高皇帝在天灵之上想必也会欣慰一笑,如今圣明的皇孙实现了再度中兴。 愿陛下获得千秋万岁的寿命,让战争平息,年年五谷丰登。 群臣们还在诵读经典,而微臣我只是恭敬地站在角落。 丰盛的筵席、高贵的品秩以及良马赏赐,也接连不断地从天而降赐予众人。 又回忆起先朝讲经结束之后,有像苏轼那样感恩皇恩深厚的大臣。 苏轼曾希望在紫薇花影之下,试着草拟招抚吐蕃赞普的文书。 如今四方的国家和部族都像沿着梯子和船只一样仰慕中原,再也不用专门去招抚他们了。 微臣我只能抚摸着千丈高的松树,恭敬地应和着如尹吉甫所作的中兴雅诗。
关于作者
宋代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