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假山

潭溪散人方是闲,真山不爱爱假山。 呼童积叠石磊磈,远近便拥峰与峦。 晴岚滴翠明窗前,清影挂壁方池边。 色侵书帙日华薄,丘壑坐上生云烟。 云烟收霏苔藓绿,山石傍头更栽竹。 三竿两竿韵不俗,摇荡清风凉意足。 方是闲人当此时,以假像真人谓奇。 或来静对酌美酒,或来宴坐哦新诗。 吟诗搜索萦心脾,酒醉落魄精神痴。 吟诗饮酒且不可,况复局上争枯棋。 不如对山抚鸣琴,琴心三叠舞胎禽。 高山流水存至音,古趣澹泊悦我心。 老泉三峰烂木材,百年沉埋安在哉。 东坡仇池九华石,只有佳篇传入集。 此山亦犹今视昔,与我同生亦同没。

译文:

潭溪散人方是闲,不喜欢真山却偏爱假山。他招呼童仆堆积起一块块巨大的石头,不一会儿,远近便仿佛簇拥着山峰与山峦。 晴朗时,山间的雾气带着翠绿的色泽,明亮地映在窗前;那石头的清影倒映在方池边的墙壁上。石的颜色浸润到书卷上,让日光都显得淡薄了,仿佛坐在座位上就能看到山丘沟壑间生出云烟。 云烟消散后,苔藓泛出绿色,又在山石旁边栽种了竹子。两三竿竹子韵味不俗,在清风中摇曳,带来满满的凉意。 方是闲在这时,把这假山当作真山,人们都觉得十分新奇。有时他安静地对着假山酌饮美酒,有时他安坐在这里吟诵新诗。吟诗时苦苦思索,灵感在心头萦绕;喝醉了酒便一副落魄模样,精神都有些痴狂。 吟诗饮酒都这般自在,更何况在棋盘上争个输赢呢。倒不如对着这假山抚弄鸣琴,让琴音与心境相融,仿佛能引来仙禽起舞。 琴音中流淌着高山流水般的至美之音,古朴淡泊的意趣让我内心愉悦。当年老泉(苏洵)的三峰石已腐朽成木材,被埋没百年,如今又在哪里呢?东坡的仇池石、九华石,也只留下美好的诗篇收录在文集里。 这假山就如同我们看待往昔的事物一样,它与我一同诞生,也将与我一同消逝。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