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坡

扶筇剥啄一山中,幽兴偏于此处浓。 前屏树柯呈列岫,旁开林隙出奇峰。 座迎夜月分吾石,栏度朝云对汝松。 俗客不来人籁寂,省心时听数声钟。

译文:

我拄着手杖,脚步缓缓地来到这一座山中,轻轻地叩响这里的门扉。不知为何,我内心深处那股探寻幽景的兴致,偏偏在这地方变得格外浓厚。 抬眼望去,前方像是有一道天然的屏障,树木的枝丫交错纵横,就如同排列整齐的山峦。而旁边的树林中,恰好有一处缝隙,透过这缝隙,竟突兀地展现出一座奇特的山峰,像是大自然特意为我准备的惊喜。 夜晚时分,我静静地坐在石头上,这石头仿佛是上天特意分给我的座位,月光温柔地洒在身上。清晨,那缭绕的云雾从栏杆外缓缓飘过,对面的松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就好像在与我默默对视。 这地方没有那些世俗的客人前来打扰,周围一片寂静,没有了人间的喧闹嘈杂。在这样的宁静中,我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反思自己,时不时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几声钟声,那钟声仿佛能穿透我的心灵,让我更加平静和安宁。
关于作者
宋代徐侨

徐侨(一一六○~一二三七),字崇甫,号毅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从学于吕祖谦门人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授信州上饶簿,始登朱熹之门。入为秘书省正字,历吴、益王府教授,提点江东刑狱。以忤史弥远罢。理宗端平初,召为秘书少监,二年(一二三五)知枢密院事。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文清。有《毅斋文集》十卷,明弘治间毁于火。明正德六年裔孙徐兴刻有《毅斋诗集别录》一卷。事见本集附录《徐文清公家传》及徐兴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徐侨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明正德本虽为祖本,但今见本已多漶漫残缺,故用为校本(简称明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