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赵仁父两山堂

两山对立著君三,山意无穷勿浪参。 静底规摹随处有,忙时事业个中涵。 移文肯为轻离北,采菊何尝索见南。 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

译文:

两座山峰相对而立,而您恰似处于这两山之间,仿佛融入这山水之中成了“第三者”。山蕴含着无尽的意趣,可不要随意去揣度它呀。 在宁静的时候去观察、规划,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随处都有;而忙碌时所成就的事业,其实也都蕴含在这山水所代表的哲理之中。 您不会像古人那样轻易地为了外物就离开北方的安稳(这里“移文”可能暗示像《北山移文》里的周颙那样为了名利而改变心意);也不会像陶渊明采菊那样刻意地去寻求一种所谓的“南山”境界。 您应该领会孔子门下“仁”者的深意,这样即便是面对平常的清风明月,谈论起来也不会是毫无意义的虚言呀。
关于作者
宋代徐侨

徐侨(一一六○~一二三七),字崇甫,号毅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从学于吕祖谦门人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授信州上饶簿,始登朱熹之门。入为秘书省正字,历吴、益王府教授,提点江东刑狱。以忤史弥远罢。理宗端平初,召为秘书少监,二年(一二三五)知枢密院事。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文清。有《毅斋文集》十卷,明弘治间毁于火。明正德六年裔孙徐兴刻有《毅斋诗集别录》一卷。事见本集附录《徐文清公家传》及徐兴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徐侨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明正德本虽为祖本,但今见本已多漶漫残缺,故用为校本(简称明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