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施持正司理解官

人生会合难,四海皆兄弟。 解后若为寮,为情乃其至。 严陵虽陋邦,山水固佳致。 宦游于其间,亦未为失计。 嗟嗟我辈人,志不在名利。 所趋必踏正,所论必根义。 圣门有格言,胡不慥慥尔。 险夷融一心,相与共守此。 维君更直谅,多闻且知礼。 责善有忠告,规失无因避。 人或苦难合,我匪以为具。 始如石落落,终似旗旎旎。 入议必追联,出游必连轨。 朝夕恃驩比,同襟能有几。 君今先我去,落漠将何委。 政此黯销魂,临分不我鄙。 绝无儿女悲,慨慷及治己。 窃闻之先儒,物我均一理。 达人宏大观,曲士局偏倚。 偏倚狭一隅,爱恶无公是。 大观归众善,宽平有余地。 理义固无穷,虚心知所止。 感君谦自牧,使我愁翻喜。 还以作赠言,相观要终始。

译文:

人生中人与人的相聚是很难得的,虽说四海之内皆可视为兄弟。 偶然间能成为同僚,这份情谊可说是极为深厚的。 严陵虽然是个不算繁华的地方,但那里的山水景色却十分优美。 在那里为官游历,也不算是什么错误的选择。 唉,我们这些人啊,志向并不在功名利禄之上。 所追求的必定是走正道,所谈论的必定以道义为根本。 圣人的门下有句名言,为何不实实在在地践行呢? 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共同坚守这些准则。 您为人正直、诚信,见多识广又懂得礼仪。 在劝勉人向善时能给出真诚的忠告,指出别人的过失时也从不回避。 有些人或许难以与您相处融洽,但我并不这么认为。 刚开始我们的交往可能像石头一样有棱有角,但最终却能如旗帜般随风摇曳、和谐美好。 在商议事情时我们总是相互追随,外出游玩时也总是车并着车。 朝夕相处,享受着欢乐,能有几个像我们这样志同道合的人呢? 如今您要先我一步离去,这让我如此落寞,以后又能依靠谁呢? 正当我黯然神伤之时,在分别之际您却没有嫌弃我。 您丝毫没有儿女情长的悲伤,而是慷慨激昂地谈及自我修养。 我曾听闻先儒说过,物与我遵循着同样的道理。 豁达的人有宏大的视野,而见识短浅的人则会偏执一隅。 偏执一隅的人眼界狭窄,爱憎没有公正的标准。 有宏大视野的人能汇聚众多的善念,心胸宽广而从容。 理义本就是无穷无尽的,要虚心地知道自己的限度。 我感动于您谦逊自守的品德,这让我的忧愁反而变成了喜悦。 我就用这些话作为赠言送给您,希望我们能始终相互学习、相互督促。
关于作者
宋代徐侨

徐侨(一一六○~一二三七),字崇甫,号毅斋,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初从学于吕祖谦门人叶邽。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授信州上饶簿,始登朱熹之门。入为秘书省正字,历吴、益王府教授,提点江东刑狱。以忤史弥远罢。理宗端平初,召为秘书少监,二年(一二三五)知枢密院事。以宝谟阁待制奉祠。嘉熙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文清。有《毅斋文集》十卷,明弘治间毁于火。明正德六年裔孙徐兴刻有《毅斋诗集别录》一卷。事见本集附录《徐文清公家传》及徐兴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徐侨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明正德本虽为祖本,但今见本已多漶漫残缺,故用为校本(简称明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