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不为人,众圣已推出。 稻麻竹苇蔗,处处祗教律。 伟哉棒喝边,密中之秘密。 拈花既成果,如云而见日。 鹅湖大义禅,法身尚岩室。 唤回钟鼓醒,都在一楖栗。 我今非劝请,亦岂弄吟笔。 稽首大德尊,身口意无逸。
乙上人郡请住鹅湖不往
译文:
这是一首与佛教禅理相关的诗,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一个人是否能真正做到为他人着想,其实古往今来众多的圣贤早已给出了答案。
就如同稻、麻、竹、苇、甘蔗这些植物,它们虽形态各异,但在佛法里处处都蕴含着教义和戒律。
伟大啊,那棒喝的机锋之法,其中藏着最为隐秘的佛法真谛。
佛祖拈花微笑,迦叶会意,禅法自此传承,这就好像拨开云雾见到了太阳一样。
鹅湖山有着大义禅法的传承,那佛法的真身似乎还在幽深的岩室之中静修。
若要唤醒那在钟鼓声中沉迷之人的觉悟,关键都在那根禅杖所蕴含的佛法之中。
我如今并不是来劝请您出山的,也并非是在卖弄我的笔墨文采。
我虔诚地向您这位大德高僧行礼,愿您身、口、意三业都能勤修不懈、没有懈怠。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充满了佛教的禅理和典故,翻译可能难以完全精准地传达其所有深邃的含义。
关于作者
宋代 • 韩淲
韩淲(一一五九~一二二四)(生年据《瀛奎律髓》卷二○,卒年据《全宋词》),字仲止,号涧泉,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上饶(今属江西)。元吉子。早年以父荫入仕,为平江府属官,后做过朝官,集中有制词一道,当官学士。宁宗庆元六年(一二○○)药局官满,嘉泰元年(一二○一)曾入吴应试。未几被斥,家居二十年(《石屏集》卷四《哭涧泉韩仲止》)。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有《涧泉集》二十卷、《涧泉日记》三卷。事见本集卷二、四、一四、一五、二○有关诗文。 韩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涧泉集》为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瀛奎律髓》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